当你体检发现血压问题,才懂了解动脉血压形成多重要!
动脉血压形成与心脏射血、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储器作用、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血液黏滞度等因素有关。了解这些对理解体检发现的血压问题意义重大。
1. 心脏射血:心脏收缩时将血液射入动脉,是动脉血压形成的动力。每次心室收缩所射出的血量,一部分推动血液向前流动,另一部分则暂时储存于大动脉内,使大动脉扩张。心脏舒张时,射血停止,但被扩张的大动脉发生弹性回缩,将储存的血液继续推向外周,从而维持一定的动脉血压。
2. 外周阻力:主要是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如果外周阻力增大,心舒期内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中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就会升高;反之,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降低。
3. 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储器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具有弹性,在心脏射血时可扩张,储存一部分能量;在心脏舒张时,弹性回缩,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推动血液继续流动。这种弹性储器作用可以缓冲血压的波动,使收缩压不致过高,舒张压不致过低。
4. 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相适应,才能使血管系统有足够的充盈,产生一定的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如果循环血量减少(如失血),而血管系统容量不变,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动脉血压下降;反之,如果循环血量不变,而血管系统容量增大(如血管扩张),也会导致动脉血压下降。
5. 血液黏滞度:血液黏滞度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血液黏滞度增加时,血流阻力增大,动脉血压升高;反之,血液黏滞度降低时,动脉血压降低。
当体检发现血压问题时,了解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有助于判断病因。若血压异常升高,可能是外周阻力增大、心脏射血功能增强等原因;若血压降低,可能与循环血量减少、血管扩张等有关。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常用的降压药物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依那普利等,升压药物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但使用药物必须遵医嘱。如果血压问题较为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就诊。
了解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对于理解体检中发现的血压问题至关重要。通过认识心脏射血、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储器作用、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以及血液黏滞度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判断血压异常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专家答疑
精神分裂能彻底治好吗
2025-03-04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2025-03-04精神分裂症
2025-03-04精神分裂症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2025-03-04精神分裂可以根治吗
2025-03-04男性脱发是否会遗传
2025-03-04熬夜是否会导致男性脱发
2025-03-04男性脱发会不会遗传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