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中医经络保健,轻松缓解后背疼痛

2025-03-03 15:23:03      家庭医生在线

后背疼痛可能由经络气血不畅、肌肉劳损、风寒湿邪侵袭、脊柱病变、脏腑功能失调等引起。中医经络保健可通过按摩穴位、艾灸、拔罐、推拿、服用中药等方式缓解。

1. 按摩穴位:人体有诸多与后背相关的穴位,如大椎穴、肩井穴、肺俞穴等。按摩大椎穴可振奋阳气、疏通经络,改善后背气血运行;按摩肩井穴能缓解肩部及后背上部的肌肉紧张;按摩肺俞穴对后背中部的不适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通过按揉这些穴位,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2. 艾灸:艾灸是利用温热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机能。对于后背疼痛,可选取命门穴、肾俞穴等穴位进行艾灸。命门穴可培元固本、强健腰膝,艾灸此穴能温通督脉阳气;肾俞穴能滋阴补肾、强健筋骨,艾灸后可改善后背因肾虚引起的疼痛。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能驱散风寒湿邪,使经络通畅。

3. 拔罐:拔罐能使罐吸附在后背皮肤表面,造成局部淤血,从而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效果。常见的罐法有留罐法、闪罐法等。留罐法是将罐吸附在穴位上一段时间,适用于慢性后背疼痛;闪罐法是将罐快速吸附又拔下,反复多次,对缓解急性后背疼痛有帮助。

4. 推拿:专业的推拿手法可调整脊柱关节的位置,缓解肌肉痉挛。如滚法、揉法、按法等可放松后背肌肉;扳法可纠正脊柱小关节紊乱,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和力学平衡,减轻神经压迫,进而缓解后背疼痛。

5. 服用中药:一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如独活寄生汤,由独活、桑寄生、杜仲等药物组成,可治疗肝肾两虚、风寒湿痹所致的后背疼痛;身痛逐瘀汤能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对瘀血阻滞经络引起的后背疼痛有较好疗效;小活络丹可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适用于风寒湿痰瘀血阻滞经络的后背疼痛。但服用中药需遵医嘱。

后背疼痛的原因多样,中医经络保健为缓解后背疼痛提供了多种有效方法。按摩穴位、艾灸、拔罐、推拿等外治法可直接作用于经络和穴位,改善局部气血循环;服用中药则从整体上调节身体机能,祛除病因。在采用这些方法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若后背疼痛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中医骨科或疼痛专科就诊。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