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长期把牛奶和感冒药一起吃,可能引发这些慢性疾病!

2025-03-02 18:12:21      家庭医生在线

长期把牛奶和感冒药一起吃,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肝损伤、肾损伤、药物蓄积中毒等慢性疾病。

1. 胃炎: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等成分,当与感冒药一起服用时,这些物质可能会在药物表面形成一层覆盖膜,影响药物在胃内的崩解和释放,使药物不能及时发挥作用。同时,牛奶还可能会中和胃酸,降低胃内的酸性环境,不利于药物的溶解和吸收。此外,部分感冒药本身就可能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与牛奶同服会进一步加重这种刺激,长期如此就容易引发胃炎。

2. 胃溃疡:感冒药中的某些成分,如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本身就有损伤胃黏膜的风险。而牛奶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在胃内消化时会刺激胃酸分泌,当与感冒药一起服用时,胃酸分泌增加会使胃黏膜受到的刺激更为严重,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胃溃疡的发生。

3. 肝损伤:许多感冒药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而牛奶中的成分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过程。例如,牛奶可能会使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减慢,导致药物在肝脏内停留时间延长,增加肝脏的负担。长期把牛奶和感冒药一起吃,就可能导致肝细胞受损,引发肝损伤,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

4. 肾损伤:部分感冒药中的成分需要经过肾脏排泄,牛奶中的钙等矿物质可能会与药物中的某些成分结合,形成难以溶解的物质,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长期这样的组合服用,可能会影响肾脏的正常排泄功能,导致肾损伤,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肾功能的正常运转。

5. 药物蓄积中毒:牛奶与感冒药同服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使得药物不能按照正常的速度和途径在体内发挥作用和排出体外。这样一来,药物就可能在体内逐渐蓄积,当蓄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药物蓄积中毒,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危害身体健康。

长期将牛奶和感冒药一起吃会带来多种慢性疾病风险,包括胃炎、胃溃疡、肝损伤、肾损伤以及药物蓄积中毒等。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服用感冒药时,应避免与牛奶同时服用,最好用温开水送服。如果对用药有任何疑问,应遵医嘱。若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