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疫情期间,荨麻疹过敏源有新变化 快来了解

2025-03-02 10:06:26      家庭医生在线

疫情期间,荨麻疹过敏源出现新变化,常见的有消毒剂、口罩材质、压力与情绪、饮食习惯改变、病毒感染等。

1. 消毒剂:疫情期间为了做好防护,人们会频繁使用各类消毒剂。部分人可能对消毒剂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比如含氯消毒剂、酒精等。接触后皮肤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进而诱发荨麻疹。

2. 口罩材质:长时间佩戴口罩是疫情期间的常态。一些口罩的材质,如无纺布、橡胶带等,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尤其是皮肤较为敏感的人群,更容易因口罩材质的刺激而出现荨麻疹症状。

3. 压力与情绪: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生活节奏的改变等,会使人们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长期处于这种不良情绪状态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受到影响,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增加荨麻疹的发病几率。

4. 饮食习惯改变:由于疫情防控,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可能发生变化。比如外出就餐减少,更多依赖外卖或加工食品,这些食品中可能含有防腐剂、添加剂等,容易成为诱发荨麻疹的因素。此外,因物资供应问题,食物种类受限,也可能导致某些人对原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反应。

5. 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感染病毒的风险增加。一些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发免疫系统的反应,进而诱发荨麻疹。例如常见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引发荨麻疹。

对于荨麻疹的治疗,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皮肤性病科就诊。

疫情期间,多种因素导致荨麻疹过敏源出现新变化。了解这些新的过敏源,有助于人们在特殊时期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荨麻疹。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源,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旦出现荨麻疹症状,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应及时就医,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