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肺浸润性腺癌是什么,有哪些治疗方法?

2025-02-27 08:48:22      家庭医生在线

肺浸润性腺癌是肺癌的一种病理类型,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其相关情况涉及症状、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症状有咳嗽、咯血、胸痛等,病因与吸烟、空气污染等有关,诊断依靠影像学和病理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

1. 症状:肺浸润性腺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胸痛,一般为胸部隐痛或钝痛;还可能有气短、发热等症状。当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转移时,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

2. 病因:吸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多种致癌物质可损伤肺部细胞。空气污染,长期暴露在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环境中,增加患病风险。职业暴露,如接触石棉、砷、铬等有害物质的人群发病率较高。遗传因素也有一定作用,家族中有肺癌患者的人患病几率相对增加。此外,肺部慢性炎症等也可能与肺浸润性腺癌的发生有关。

3. 诊断:影像学检查是重要手段,如胸部 X 线可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但对于早期病变诊断价值有限。胸部 CT 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等。PET - CT 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是否有转移。最终确诊需要依靠病理检查,如通过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等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4. 治疗:手术治疗是早期肺浸润性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肺叶切除术、楔形切除术等。化疗常用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等,可杀死癌细胞,控制肿瘤生长和扩散。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可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患者的局部治疗。靶向治疗针对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药物,疗效较好且副作用相对较小。免疫治疗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常用药物有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

5. 预后:肺浸润性腺癌的预后受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法、患者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早期患者如果能及时手术切除,预后相对较好;而晚期患者预后较差。但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也在逐渐提高。

肺浸润性腺癌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了解其症状、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