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什么是封闭针

2025-02-26 14:37:43      家庭医生在线

封闭针是一种将药物注射到疼痛部位的治疗方法,药物、作用机制、适用范围、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是了解它的关键方面。

1. 药物:封闭针常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可阻断神经传导,起到止痛效果。有时还会加入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的药物。

2. 作用机制:当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发生炎症时,会释放一些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组胺等,这些介质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封闭针中的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和肿胀。局部麻醉药则能暂时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疼痛信号无法传递到大脑,达到即时止痛的目的。

3. 适用范围:封闭针适用于多种疼痛性疾病,如腱鞘炎,常见于手部和腕部,由于肌腱反复摩擦导致腱鞘发炎,引起疼痛和活动受限;肩周炎,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尤其是外展、上举等动作困难;网球肘,因前臂伸肌反复收缩牵拉,造成肱骨外上髁处慢性损伤性炎症;跟痛症,多由足跟部的脂肪垫炎、筋膜炎等引起;滑囊炎,常发生在关节附近,如膝关节、髋关节等部位,由于滑囊受到摩擦、压迫等刺激而发炎。

4. 不良反应:虽然封闭针能有效缓解疼痛,但也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长期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局部组织萎缩,使皮肤变薄、弹性下降;还可能引起色素沉着,使注射部位皮肤颜色变深。此外,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如局部皮肤感染等。少数患者可能对封闭针中的药物过敏,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5. 注意事项:在进行封闭针治疗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药物过敏史、基础疾病等情况。治疗后,要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短期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让注射部位得到充分休息。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观察治疗效果和有无不良反应。如果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封闭针是一种有效的疼痛治疗方法,通过合理使用药物,利用其抗炎、止痛的作用机制,可用于多种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了解其可能的不良反应,并遵循相应的注意事项。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合理选择是否采用封闭针治疗。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