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百度mip专家冠名文章 > 健康笔记 > 正文

解密自闭症「蝴蝶手」现象:独特手势背后的故事

2024-04-16 15:18:55      

我在两岁半时被诊断为自闭症。随着他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家人注意到我的双手有些与众不同,尤其是在抓握物品和做精细动作时。我的手指常常弯曲成类似蝴蝶翅膀的形状,无法完全伸直,称之为“蝴蝶手”。这种现象让我的家人担忧,是否会影响我日后的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带着疑问,家人带我就诊于儿童康复科。医生详细观察了我的手部特征,确认这是自闭症儿童常见的手部姿势异常——“翼状手”,也就是所说的“蝴蝶手”。医生解释,这主要是由于肌肉张力不平衡和神经协调障碍所致,而非骨骼结构问题。医生建议结合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并强调早期干预对改善手部功能至关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以下是我总结的经验。

如何帮助自闭症孩子改善“蝴蝶手”?

1.日常活动引导

日常生活中融入手部训练:如吃饭时鼓励自主使用勺子、筷子,玩耍时选择需精细操作的玩具。

手指操练习:每天进行简单的手指操游戏,如捏豆子、揉纸球、模仿动物爪子等,锻炼手指灵活性。

定期按摩放松:每日轻柔按摩手部肌肉,帮助缓解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2.专业康复训练

参与OT治疗:预约职业治疗师,进行针对性的手部功能训练,如握力提升、手眼协调练习等。

使用辅助器具:如握笔矫正器、手指分离器等,辅助孩子正确握持物品,逐渐纠正手部姿势。

3.家庭环境优化

提供适合抓握的物品:选择易于抓握、大小适中的餐具、学习用品,减少手部压力。

创造无阻碍环境:家具布局考虑孩子活动便利,减少因手部功能受限导致的挫折感。

面对自闭症带来的种种挑战,尤其是像“蝴蝶手”这样的特殊表现,家长应保持耐心与决心,积极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值得庆祝,因为它们汇聚起来,就是孩子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阶梯。请相信,爱、理解与专业的支持,定能帮助我们的孩子绽放属于他们的独特光彩。

(责任编辑:家医羊羊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