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百度mip专家冠名文章 > 健康笔记 > 正文

心跳“捉迷藏”:揭开疑似早搏的神秘面纱

2024-04-10 14:57:51      

 

 

 

 


“医生,我最近总感觉心脏突然‘咯噔’一下,像是漏跳了一拍。家里人都很担心,这是不是早搏啊?”前天,一位就诊患者忐忑地向我描述她近期的心悸体验。这种“心跳捉迷藏”的现象,正是疑似早搏的典型表现。今天,我们便一起揭开疑似早搏的神秘面纱,了解其病症症状、健康风险,并探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助您从容应对这颗偶尔“任性”的心。

哪些症状疑似是心脏早搏?

1.心悸感

瞬间停顿:如同心跳突然暂停,随后强有力地跳动。

“咯噔”感:胸部或颈部能感受到明显的心脏搏动异常。

2.其他伴随症状

轻度不适:可能伴有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等。

无症状:部分人仅在体检时发现早搏,无明显主观感受。

早搏有哪些健康风险?

1.大多数早搏无害

良性早搏:偶发、无症状的早搏,通常无需特殊治疗。

生理因素:精神紧张、疲劳、咖啡因、酒精等可诱发早搏。

2.高风险人群需关注

基础心脏病:合并心脏病者,早搏可能加重心功能不全。

频发持续早搏:可能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病,需积极干预。

早搏患者日常注意哪些事项?

1.心理调适

正确认知:了解早搏多为良性,减少不必要的恐慌。

压力管理:通过冥想、瑜伽、散步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2.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调整:低盐低脂饮食,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3.运动适宜

适度锻炼: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避免剧烈运动。

运动前后监测:如有不适,及时记录并告知医生。

4.定期体检

心电图检查:定期做心电图,跟踪早搏情况。

必要时监测:医生建议下,可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疑似早搏,那颗偶尔“捉迷藏”的心,可能是生活的小插曲,也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理解病症症状,理性看待健康风险,遵循日常生活建议,您便能与早搏达成“和平共处”的默契。

本文指导医生:
杨士伟
擅长疾病:
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心房颤... [详细]

(责任编辑:麦琼璇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