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百度mip专家冠名文章 > 健康笔记 > 正文

产后大出血:高发时段揭秘!

2024-04-07 15:17:33      

上个月,门诊中遇到了一位刚刚分娩不久的新妈妈。她面色苍白,显得非常虚弱,焦急地告诉我,她在产后不久出现了大量出血的情况。看着她紧张的神情,我深知产后大出血对于新妈妈和家庭来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那么,产后大出血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呢?

产后大出血主要发生在哪些时间段?

产后大出血通常发生在分娩后的24小时内,尤其是前两个小时内,这是出血风险最高的时期。此外,产后1-2周内,由于子宫收缩和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可能发生出血。大约有3%的产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后大出血。

哪些因素会增加产后大出血的风险?

高龄产妇、多胎妊娠、巨大儿等生理因素都可能增加产后大出血的风险。

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如胎盘滞留、子宫破裂等,也是导致大出血的常见原因。

产妇的凝血功能异常、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如何预防产后大出血?

1.定期产检:按时产检至关重要,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并发症。

2.配合医护人员: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遵循专业指导,降低分娩风险。

3.自我观察:产后应密切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出血,应立即就医。

4.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身体恢复,预防大出血的发生。最后,产妇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以利于身体的康复。

产后大出血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但通过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大多数情况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产妇和家属在分娩前应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和应对准备。同时,在产后也要密切关注产妇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记住,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是预防产后大出血的关键。

本文指导医生:
张励
擅长疾病: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脱垂、宫颈上皮内瘤变、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阴道炎、... [详细]

(责任编辑:家医羊羊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