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即问即答 > 儿科 > 婴儿胃食道...
快速提问

即问即答

首页 找问题 找医生 专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热点 查疾用药 健康百问 找名医看诊

婴儿胃食道反流

全部症状:开始溢乳,住院十天回家后,总是拉肚子发病时间及原因:婴儿十一天的时候发现消瘦,面黄,溢乳,送到儿科医院,医生讲是黄疸高和胃食道反流,在医院治疗了十来天,黄疸现在没事,但是婴儿的消化系统不好,现在在吃吗丁啉口服液,母乳喂养,吃的多,老是拉肚子治疗情况:住院十来天,婴儿比较消瘦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胡向耘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患者你好,出现腹泻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这种情况可以给宝宝服用妈咪爱、乳酶生等活菌制剂进行治疗。同时可以配合服用醒脾养儿颗粒以促消化健脾胃。平时需要注意宝宝肚子的保暖,避免受凉,若是母乳喂养的话,妈妈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凉的食物。如有疑问,可以到当地公立医院就诊,咨询医生。

    2019-03-31 18:38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小婴儿吃奶后容易吐几口奶,这在医学上叫溢乳。一般属生理现象,并不是病态。小婴儿溢乳与其消化道和生理特点有关。

    2015-12-26 02:32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孩子不像我们大人,有什么不舒服就可以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这些作家长的就应该细心一些,发现孩子有什么状况不对,马上到正规医院检查,相信科学,做一下检查,有经验的不代表专业的,以免耽误孩子的病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看是否适合手术治疗,但新生儿、婴儿最好采用一般治疗方法,如体位为前倾俯卧位:患儿体位以前倾俯卧30°位最佳(包括睡眠时间),可减少与酸接触、减少胃反流。根据天气情况,为宝宝适当的增减衣物,带宝宝多去室外走走,适当的运动一下,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定期复查,直至彻底康复为止。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的饮食,饮食要均衡,少食多餐。最好以高蛋白低脂肪餐为主能改善症状或减少呕吐次数,晚餐后不宜再喝饮料以免发生反流,避免应用喂食辛辣、油腻有刺激性调味品和食物。

    2015-12-26 05:40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临床上小儿胃食管反流的表现轻重程度不一,而且相当一部分胃食管反流属生理现象,不同年龄小儿的胃食管反流表现又不尽相同,因此客观准确地判定反流及其性质十分重要。小儿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应根据以下原则:①临床有明显的反流症状,如呕吐、反酸、烧心或与反流相关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等;②有明确的胃食管反流客观证据。过去认为食管下括约肌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惟一解剖结构。但现在认为GER并非是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低下单一的作用,而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产生。其中食管下括约肌是首要的抗反流屏障,食管正常蠕动,食管末端黏膜瓣、膈食管韧带、腹段食管长度、横膈脚肌钳夹作用及His角等结构,亦在防止反流中起一定作用。若上述解剖结构发生器质或功能上病变,胃内容物即可反流到食管而致食管炎。

    2015-12-26 16:09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你好根据您说的情况,我初步怀疑您的额孩子出现吃的多,腹泻有可能和服用的吗丁啉有关。吗丁啉是促进胃动力的。建议:停一段时间药物治疗,看看。祝健康。

    2015-12-26 20:18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引起婴幼儿胃食管反流有多种可能,可参照以下内容进行对比排查  (一)发病原因  过去认为食管下括约肌(cardiacsphincter)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惟一解剖结构。但现在认为GER并非是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低下单一的作用,而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产生。其中食管下括约肌是首要的抗反流屏障,食管正常蠕动,食管末端黏膜瓣、膈食管韧带、腹段食管长度、横膈脚肌钳夹作用及His角等结构,亦在防止反流中起一定作用。若上述解剖结构发生器质或功能上病变,胃内容物即可反流到食管而致食管炎。 1.第一抗反流屏障-食管下括约肌20世纪80年代前期,多数学者认为食管下括约肌在解剖结构上实际并不存在,而仅是代表一种功能的名称。近年来,随超微解剖研究的深入,提示确实存在这种肌肉结构。胎儿食管功能的成熟发生在妊娠末期至出生后第1周。食管下括约肌位于食管末端与胃相连接处,其相应的食管黏膜有增厚改变,呈“Z”线,在抗反流中也起一定的作用。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可因迷走神经兴奋而增加。经过较长期研究观察到某些激素可以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表1)。    由食管下括约肌形成的高压区是最有效的抗反流屏障。当胃内压力增高时,食管下括约肌反应性主动收缩,可超过增高的胃内压力。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的患儿,其胃内容物易反流通过张力低的食管下括约肌。目前胃食管反流标准是胃内容物反入食管下段,每次周期为15s以上,pH下降低于4(正常食管下段pH为5~7)。但也有实验证明一部分正常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婴儿也可有胃食管反流,这说明单独测定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并不能十分正确地反映临床上的差异。  2.第二屏障-食管正常蠕动食管正常蠕动发挥有效的食管清除作用,即反射性地产生原发性蠕动,将食物输送入胃中。有时食物从胃反流到食管,如食管功能良好,则食管上端又可产生继发性蠕动,迅速地将反流到食管的食物再送入胃内。正常情况时,食管有效地通过蠕动发挥清除作用,而在某些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患儿时常可见到患儿食管蠕动振幅低,及食管黏膜抗酸能力变弱。继发性蠕动减弱或消失,胃内容物可逆流向上经口溢出。食管炎往往使食管的蠕动能力受到影响,使清除酸性内容物时间延长。  3.食管黏膜抵抗力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后,食管黏膜上皮不一定立即与之接触,因为上皮前防御机制-管腔内黏液层、静水层和黏膜表面HCO-3能发挥物理、化学屏障作用。食管黏膜易受酸、胃蛋白酶或胆酸的损害,当接触这类物质,黏膜电位差易改变,保护层受破坏。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证明,食管黏膜损伤最易发生于胃食管反流时。  4.腹腔内食管段长度与His角食管是一根软性消化管道,腹腔内压力增高时腹腔食管段被钳夹呈扁形,食管与有效胃直径的比例为1∶5,腹腔内食管仅需要压力超过胃内压1/5时,即可发生关闭。食管腹腔段长度越长,功能亦越趋完善。年龄

    2015-12-26 23:54
专家咨询 更多>
韩冬琳

韩冬琳 / 主任医师

擅长:行为发育、脑发育、生长发育、语言发育、心理健康、儿童康复。

预约挂号
蔡晓竹

蔡晓竹 / 主任医师

擅长:多动症、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感统失调、抽动症、智力发育落后、儿童心理。

预约挂号
王兴明

王兴明 / 副主任医师

擅长: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消化内科系统(肝胆、胰腺疾病等)疑难疾病诊断治疗,尤其对肿瘤、心脑血管、肝肾病的中医药治疗,有着极为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预约挂号
医院问答 更多>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包头世纪泌尿专科医院 2023-12-18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平顶山儿科医院 2024-01-24
脑缺氧会嗜睡吗?

脑缺氧会嗜睡吗?

内蒙古精神病医院 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