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我心血来潮买了一款号称“越陈越香”的普洱熟茶,想着本人平时喝茶都比较随意,这次就尝试一下更讲究的茶文化。结果一泡下去,差点把我给“劝退”了——那种强烈的苦涩味让我瞬间皱眉,喝完没多久还觉得胃里一阵翻腾,甚至有点恶心。
其实,普洱茶一直给人一种“老茶客专属”的印象,很多人说它能降脂减肥、暖胃助消化,但我万万没想到,这玩意儿对我这类新手对于简直像是一场“冒险”。一开始,我以为是本身的冲泡出了疑问,于是上网查资料,发现普洱茶确实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泡得恰到好处。比如水温要控制在95℃以上,茶叶量也不能太少了,不然味道会淡得像白开水一样。但即使依据网上的建议操作,我还是没能逃过“翻车”的命运。
后来我慢慢总结了一下可能是因为这款普洱茶本身发酵程度比较脯加上我第一次喝的时候直接用整块茶饼撬下来一大块放进去,致使浓度太高。这就好比你第一次吃辣椒,直接把最辣的那种放进嘴里,肯定会被呛得不行。普洱茶也是一样,倘使初次接触的人不存在掌握好分寸,很容易出现类似“中毒”的反应。
我也不是完全排斥普洱茶,毕竟身边有不少朋友特别喜欢它,尤其是那种经过时间沉淀的老茶,据说喝起来回甘悠长、香气浓郁。他们告诉我,普洱茶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层次感,喝多了之后你会逐渐体会到那种从苦涩到甘甜的变化过程。可是对我这类急性子的人而言,这类“慢慢来”的享受方法实在有点难以接受。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的经历也让我意识到一个疑问: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所有人。就像有些人天生对咖啡因敏感,哪怕一杯奶茶都会让他们心跳加速;而我呢大概就是对某些重口味的茶类不太友好吧。所以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状况,我决定还是先从温和一点的茶开始尝试,比如绿茶或白茶,这些茶相对对于口感清淡,不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我觉得大家在初次接触某种新茶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以下几点:
1. 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追求高浓度或高年份的茶品可从入门级的产品入手,逐步适应。
2. 控制用量:茶叶的投放量一定要适量,宁可少点也不要太多这样可避免一次喝得太浓。
3. 调整心态:假若真的出现了不适反应比如恶心或头晕,别硬撑着继续喝,马上停下来休息就好。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没必要强迫自身去适应某种饮品。
4. 理解知识:多看看相关书籍或请教有经验的人,知道每种茶的特点后再做选择,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次因为浓普洱引发的恶心感虽然让我有点狼狈但也算是给了我一个教训:喝茶这件事,还是要依照本人的实际情况来不能盲目跟风。毕竟健康最关键再好的茶假若喝得不舒服,那也就失去了意义。
我还是想鼓励大家去探索更多种类的茶饮毕竟茶文化博大精深,每一杯茶背后都有属于它的故事。只是期望下次我再尝试普洱的时候,可以找到更适合本身的那一款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望而生畏”。毕竟嘛,生活嘛,总得有点小波折才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