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即问即答 > 儿科 > 小儿科 > 小儿尿床什...
快速提问

即问即答

首页 找问题 找医生 专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热点 查疾用药 健康百问 找名医看诊

小儿尿床什么原因

婴幼儿

小儿尿床什么原因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李冬梅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导致孩子尿床的原因很多,如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精神压力较大、睡前饮水过多、白天过于疲劳、着凉等。建议家长找到具体的原因,对症采取解决措施。另外,平时不要让孩子过于疲劳,注意饮食健康,注意给孩子保暖。睡前不要喝太多的水,也要上好厕所,夜里可以观察孩子的状态,叫孩子起床方便。

    2018-11-24 17:42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一般说来,宝宝在1岁或1岁半时,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遗尿。但是如果3岁以上还在尿床,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尿床在医学上称为“夜遗症”、“夜遗尿”。尿床也是病?听起来挺新鲜的,其实一点儿都不稀奇。孩子尿床有原因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4岁开始控制排尿,如果5-6岁以后还经常性尿床,如每周二次以上并持续达6个月,医学上就称为“遗尿症”。夜遗尿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男孩子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排除疾病引起尿床的原因,原发性夜遗尿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面的这些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夜遗尿通常在家族中显性遗传,若父母都曾为夜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3/4机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为尿床患者,他们的孩子有1/2的机率患病。疾病因素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睡眠很深,不能及时醒来排尿部分患儿没有受到排尿训练,如长期使用尿布,父母夜间不唤醒孩子,抱孩子去厕所撒尿,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时帮他们排尿,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习惯。久之,容易发生夜间尿床。膀胱的夜间控制能力发育迟缓夜遗尿患者随年龄的增长,症状或许有所改善,停止尿床,但停止夜遗尿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甚至有1%的人进入青春期后还继续尿床。环境因素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饮水过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间有便意时没有及时把尿等都会造成孩子尿床。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尿激素ADH另外,还有20-30%的夜遗尿孩子在睡眠中,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尿激素ADH,控制尿激素是一种由人体自然产生并可减少尿液量的激素。如何驱赶“夜尿虫”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先治疗疾病。排除了疾病因素,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遗尿,可以通过耐心的教育,解释和劝慰来纠正。首先要帮助孩子了解遗尿症是暂时的功能失调,消除精神负担,配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为避免孩子夜间熟睡后不易醒,白天应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中午最好安排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晚饭菜中少放盐,少喝水,少喝汤。·睡觉前制止孩子过度兴奋,要孩子养成睡觉之前排空小便再上床的习惯。·父母要培养孩子自觉起床小便的习惯。入睡前提醒孩子自我默述“今晚x点起来小便”,父母还可以在孩子经常遗尿的钟点到来之前叫醒他,让他在清醒状态下小便。·训练孩子白天憋尿也可作为一种方法,每当出现尿意时主动控制暂不排尿,开始可推迟几分钟,逐渐延长时间。在治疗过程中,对孩子时常鼓励能加强他们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哪一天没有尿床,就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另外。父母千万不要责怪,惩罚孩子。遗尿症的“饮食宜忌”1平时宜常进食具有补肾缩尿之功食物,如羊肉、狗肉、虾、雀肉、龟肉、田鸡、狗肾、猪膀胱、鸡肠、猪脊骨、塘虱鱼、茼篙菜等。健脾补肾的药粥,山药、芡实、莲子、苡米、金樱子等,亦可变换食用.且持之以恒。2饮食不宜过咸或过甜,忌食生冷,晚餐少进汤粥、饮料及高蛋白食物。3晚饭菜中少放盐,少喝水,少喝汤。夏天是治疗尿床的最佳时间,但还有些父母认为夏天孩子尿床轻了,可能过一段就好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夏天治疗尿床的效果优于其他季节,尤其对冬季高发的尿床、尿急、尿频,夏季是治疗的最佳时机。由于气候炎热,许多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冬季多发病在夏季处于间歇期,在冬季症状凸现的夏季会减轻或者暂时消失,随着季节的转换,它们还会卷土重来。这时万万不能认为情况好转而放松治疗,应该抓住时机,在高发季节之前做好治疗预防。中医传统理论表明:“攻其弱而治之,轻者可去其根,重者则获功倍”。夏天是人生理机能最为活跃的季节,此时人的精力充沛,免疫力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增强。由于皮肤水分蒸发量大,每天睡眠时间相对较短,因而尿床的症状表现减轻,这并不是自愈的象征。劝告遗尿患儿的父母不要因天气的变化尿床症状的减轻就动摇了治疗的决心,应抓住最佳治疗时机,为孩子治好遗尿。

    2016-06-19 23:22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多数孩子在2-3岁时就不再尿床了,有些孩子会晚些.孩子这种自然而然的成熟过程说明他们的膀胱容积增大和他对保持身体干燥的需要加强了.孩子偶尔尿一两次床是完全正常的,就是大孩子也会出现尿床的情况.不论你的孩子已经几岁了,都绝对不要因为他又尿床而羞辱或嘲弄他.这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灵.75%的4岁儿童和85%的5岁儿童偶尔尿床.但是也有不少尿床行为会延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时期.据统计,4%的青少年和1%的成年人有尿床的毛病,男孩子中尿床人数的比例是女孩子的两倍.你在着手解决孩子尿床的问题前,必须先找出孩子尿床的原因.●健康原因.多数专家认为1-2%的尿床者是因生理问题或疾病引起的.有些孩子生理上有一些问题,例如膀胱比较小,括约肌松弛等.或者,如果孩子很久不尿床了,之后又突然开始尿床,那么可能是尿道感染引起的.如果医生排除了尿道的常见疾病的可能性,而孩子持续尿床,你最好先去请教泌尿科医生,然后再从其他方面找原因.●心理因素.确实,有些孩子会因为心理压力而偶然出现尿床的情况,但因紧张而尿床的孩子只占20%,孩子尿床很少是纯粹由心理原因引起的.这就是为什么心理治疗对尿床者的作用不大原因.●发育状况.虽然有些尿床的孩子看起来身体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并不是说明他尿床没有任何生理上的原因.孩子的膀胱可能还未发育好,不足以使他坚持整夜不上厕所,或者控制排尿功能的括约肌尚未发育完全.●睡眠方式.许多孩子尿床是因为他们睡得太沉,以致他们完全意识不到膀胱已经胀满.而睡眠方式往往具有遗传性.搞清这个问题,可以使你的孩子感到安心,同时也为你预期孩子何时能停止尿床提供一些线索.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定出治疗方案.抗菌素可以用来治疗感染引起的间歇性尿床;X光检查能查明是否需扩张孩子的膀胱;或者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用药物改变孩子的睡眠方式,使他在膀胱胀满的时候能及时醒来.心理问题引起的尿床解决方法:焦虑的孩子.如果深受周围事件的影响,但他又克制自己不表现出来,你可以用以下方法:●教给孩子放松的技术.睡前给孩子按摩背部或让孩子听舒缓的音乐.生理问题引起的尿床的解决方法:据统计,80%的尿床者都存在膀胱小的,控制水平低或睡眠过沉的问题.●告诉孩子膀胱的容量和控制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增大.这个问题不可能一夜得到解决,但通过训练可以逐步改善.如果你或家人小时候有过尿床经历,仅仅让孩子知道他尊敬和喜爱的人也曾有过相同的经历就足以减轻他的思想负担了.●鼓励孩子多喝水,向他解释这样可以增大膀胱的容量.●如果孩子想小便,让他尽量多憋一些时间.最后说一句,小孩尿床,做家长的一定不要去打骂孩子,不要让他觉得这完全是他的错.他在心里已经是很悔疚的了,家长要耐心的去引导帮助他,从而让他树立起自信心,可以更快更好地改正这不良习惯.而且自己心里没底的时候,最好是去医院给孩子看看医生.

    2016-06-19 23:29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一般说来,小孩在1岁或1岁半时,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尿床.但是如果3岁以上还在尿床,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小儿尿床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  小儿原发性遗尿症,俗称尿床,是指睡眠状态把尿液排泄在床上,当事人不得而知或在梦中发生,醒后才知道.多为单纯性持续性,即除尿床外无其它伴随症状,无器质性病变,理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尿床者的绝大多数都是原发性的.有2~4%的患儿遗尿症状可持续到成年期.遗尿症的危害是由于自尊长期受损而导致的心理障碍.  小儿继发性遗尿不分白天夜晚,床上或非床上,清醒或非清醒状态均可发生,除尿床外还有其它更明显临床症状和病理表现,多为器质性病变,诸如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病,多为伴随性和一过性,即可随其它病变好转而好转.一.一般治疗不可忽视  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避免过劳,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用闹钟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白天睡1~2小时,白天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在整个疗程中,要树立信心.逐渐纠正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等情绪或行为,照顾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劝慰鼓励,少斥责,惩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要正确处理好引起遗尿的精神因素,通过病史了解导致遗尿的精神诱因及可能存在的心理矛盾,对于可以解决的精神刺激因素,应尽快予以解决,对原来已经发生或现实客观存在主观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着重耐心地对进行教育,解释,以消除精神紧张,以免引起情绪不安.晚饭后避免饮水,睡觉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可减少尿床的次数.  二.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很有必要 
     1.排尿中断训练: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数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4.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5.总结记录:要求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作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

    2016-06-19 23:36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一般说来,小孩在1岁或1岁半时,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尿床.但是如果3岁以上还在尿床,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就不正常了.遗尿的病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睡眠觉醒功能障碍睡眠觉醒功能发育迟缓,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发生骶部神经反射性排尿.
      2.膀胱发育延迟,功能异常不能安全行使自主控制能力而出现储尿期的无抑制性收缩,使膀胱容量小,敏感性高,顺应性差;膀胱充盈期和收缩期感知能力不高,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低于睡眠觉醒阈值;膀胱压力感受器功能异常,不能提供预警信息等,使之未醒先尿.膀胱内脏神经功能紊乱,逼尿肌不稳定,严重者导至昼夜尿频尿急尿失禁,即膀胱过度活动症.
      3.内分泌因素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正常人ADH分泌白天比夜间少
    (1:2.5),尿量随ADH的分泌而发生相反的变化(白天和夜间尿量比约为3-4:1),部分遗尿的孩子因夜间ADH的分泌不足
    (1:1.4)致夜间尿量增多,产生稀释尿,加重膀胱的负担而遗尿.
      4.遗传因素遗尿症患者中约有30-40%有家族史,经研究认为是多基因遗传,发生的概率由于种族,地域不同有一定差异.一般双亲遗尿患者孩子发生率为77%,单亲遗尿患者孩子发生率为44%,双亲均无遗尿使者孩子发生率仅15%.
      5.先天性脊柱裂骶椎隐裂者普遍存在骶神经兴奋性降低,上传功能障碍,导致膀胱充盈信息不能有效激发骶神经兴奋并将此兴奋信息及时上传至中枢.脊柱裂者甚至会阴部的痛觉也不能上传,脊柱裂如失去早期手术的机会,将终身遗尿.
      6.精神因素包括各种精神,躯体方面的应激,均可构成对儿童的严重打击.特别在5岁前,自主排尿能力即将行成时,若遇不良精神因素,如失去亲人,受到惊吓,与父母分离,家庭成员矛盾,父母离异,变换环境,入托,新添弟妹,因病住院或手术.均可造成患儿精神紧张,焦虑,使正在形成的排尿习惯受到破坏,致继发性遗尿.成年期遗尿与心理压力关系密切,如高考后遗尿初发或复发者.强烈的精神刺激会成为孩子及成人持久的难治性遗尿的原因.
      7.排尿习惯训练不当没有给儿童进行及时的排尿训练,如儿童使用一次性纸尿裤的时间过长,没有半夜叫患儿撒尿的习惯,以至于不能让患儿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这样患儿就不容易形成膀胱充盈后起床排尿的条件反射.
      8.环境因素包括突然换新环境,温度变化如寒冷,游泳,患儿入睡前饮水过多等都会造成患儿尿床.

    2016-06-19 23:42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您好:多数孩子在3岁后能在晚上自觉醒来排尿,大约15%男孩或7%-8%女孩还不能自觉醒来排尿,人们称之为“尿床”或遗尿症.原因有时因为精神紧张或者有家庭因素.有些孩子男孩居多可追查到父亲,祖父,叔伯或舅舅,外宜父小时也经常尿床.有时直到12-14岁,到青春发育期会自愈.因为膀胱容量小,白天尿的次数较多,晚上睡得较深,不容易被膀胱满盈而觉醒.到了膀胱容量增长后,满盈与松弛差别较大就易于觉醒而不会尿床.家长对待这种孩子应当谅解,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当众批评.下午5点以后少喝水及液体食物,饭菜勿太咸减少渴感.晚上定时叫醒孩子,也可用尿床器,即尿湿引起通电而让电铃响而叫醒孩子.连续几天电铃响会形成定时觉醒的条件反射,使孩子自动起床尿尿.另外一些孩子本来不尿床,入托,入院或改变环境就会偶然尿床.或者受了批评,父母离异以及其他精神不愉快的状态下会尿床.这进应给孩子更多安慰,去除害怕和不安全的感受.
    1.尿床的孩子进行白天的忍尿训练是有好处的.白天多喝水增加尿量,每次要尿时鼓励忍耐,思想要转移到玩具或看书上.不提上厕所或尿尿的问题,不听流水声音.忍耐数分钟到10分钟,使日间排尿次数减少.如果孩子能克服有尿就想排的习惯,就能锻炼膀胱容量,使用权之扩张,同时锻炼括约肌功能,使之学会随意志紧锁.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可以使膀胱容量提早扩大,膀胱肌肉有弹性,括约肌功能良好,逐渐早日恢复正常功能.儿7297博2.晚上观察尿床时间,尽量提早半小时叫孩子起床尿尿.一定要待完全清醒时才排尿.p33.尿床孩子膀胱肌肉松弛,有时排队尿当中会停顿但尿未排完,让孩子多蹲一会儿,排净再起来.后一段要有意识地使劲,帮助肌肉收缩,逐渐使排尿动作受主观意识支配.
    4.情况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耳针,针灸或药物治疗祝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2016-06-19 23:49
就医问药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婴幼儿? 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一般是指0-3岁的小龄孩子。分为婴儿(0-1岁)和幼儿(1-3岁)。婴儿与幼儿之间有莫大的联系,因此在许多的儿童论著、医学论著、儿童早期教育等会将它们并起来说,以示方便理解。 查看全文»

推荐医生 更多»
  • 陈超

    主任医师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擅长:新生儿疾病防治,新生儿呼吸疾病、新生儿重症监护和急救、早产儿 详情»

  • 黄敏

    主任医师 教授

    上海儿童医院

    擅长:先心病介入治疗,各种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治,及心内电生理检查,射 详情»

  • 王丹华

    主任医师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早产儿营养、发育评价和早期干预指导,婴幼儿营养、生长发育和心 详情»

推荐用药 更多»
四磨汤口服液

疗效:用于婴幼儿乳食内滞证,食积证...

力美康泰

疗效:<p>用于治疗缺钙性疾病: ...

专家咨询 更多>
江超

江超 / 主任医师

擅长:语言发育迟缓、自闭症、智力低下、多动症、抽动症、儿童矮小、性早熟儿童发育行为及儿童精神心理问题

预约挂号
韩子平

韩子平 / 主治医师

擅长:擅长心脏及妇产科超声检查及诊断。对胎儿系统筛查有较丰富的经验。2013年取得卫生部颁发的超声产前诊断培训班结业证,有独特的诊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受患者好评。

预约挂号
马进

马进 / 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眼底疾病的诊治,特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部病变、各型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疾病的临床诊断、手术及激光治疗。

预约挂号
医院问答 更多>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包头世纪泌尿专科医院 2023-12-18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平顶山儿科医院 2024-01-24
脑缺氧会嗜睡吗?

脑缺氧会嗜睡吗?

内蒙古精神病医院 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