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即问即答 > 中医科 > 中医外科 > 这是乳腺疾...
快速提问

即问即答

首页 找问题 找医生 专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热点 查疾用药 健康百问 找名医看诊

这是乳腺疾病吗

乳房疾病

年龄:29 性别:女 主要症状:病情描述: 你想解决什么问题:妻子今年29岁,我发现她的乳房萎缩,四周有凹陷,不像生孩子前丰满。孩子已经4岁了,却还能挤出乳白色的汁液。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去医院要做哪些检查?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王波 主任医师

    宁波鄞州博润白癜风专病门诊

    白癜风

      考虑是乳腺纤维腺瘤,是胸部上的良性肿瘤,多发于青年女性,一般对身体是没有影响的,你现在纤维瘤还不是很大,这时可以先不做手术的,可以保守药物治疗一段时间也好。   意见建议: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发现纤维瘤还在增大,超过1cm后,这时就要手术治疗了,因为这类纤维瘤还是有恶变的可能的。

    2016-08-26 14:26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秦磊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如果您不放心的话。可以来医院检查一下。 常见的乳房疾病有常见的有乳腺癌、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良性肿瘤等等。乳房疾病治疗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每个妇女要有自我保健意识,学会自查乳房有无病变,有可能发现早期乳房病变。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是发生于女性乳腺的两种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均为乳房内肿块,但其性质根本不同,治疗手段各异,故当发现乳腺内肿物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并做相应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乳腺增生是发生于乳腺的一种良性疾病,表现为乳房内条索状、片块状或囊性结节。乳腺增生结节一般质地较软或中等,伴有压痛,活动较好,边界清楚,常随月经周期或情绪而发生变化,其肿物大小短期内无增大趋势。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以乳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和接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的总称。本病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国内30岁以上妇女患病率为38、6%-49、3%,40-49岁为发病高峰,其癌变率大约为20%左右,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1)乳房疼痛 一般或两侧乳房胀痛,刺痛或隐痛不适,疼痛严重不可触摸、行走,疼痛以乳房肿快为主,可向腋窝、胸胁、肩背、上肢放射,也有的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瘙痒,疼痛随着情绪与月经周期变化而波动,常于月经前或生气时,郁闷时加重,月经来潮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2)乳房肿块 一侧或双侧乳房,单个或多个肿块,好发于乳房的外上方,呈片块状节状,颗粒状或条索状,以片块状多见,肿块边界不清,中等或稍硬,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砂粒,大者可超过3-4cm。乳房肿块在月经前增大,月经来潮后缩小变软。 (3)伴随症状 病人常感觉情绪不畅或心烦易怒,可兼见痛经,月经前后不定期等,少数患者乳头溢出棕色或淡黄色液体。 岩石样肿块:我国古代把乳腺癌称为乳岩,即指乳房内长有高低不平,硬如岩石的肿块,这是乳腺癌的第一个主要信号,此肿块一般无压痛,短期内增大明显。 [1] 1.学会自我检查的方法并经常作乳房自我检查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乳腺疾病的关键。 2.自我检查方法:躺平,手指平放在乳房一侧,挨次摸整个乳房。正常乳房是软的、无肿块、无结节或触痛。特别注意乳房的外上角伸向腋窝方向的部位,不能遗漏;腋窝也要检查,看有无肿大的淋巴结。检查时不要抓捏乳房。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来院就诊。 3.非哺乳期妇女乳头有液体流出或胸罩、衬衣上有渍斑,或检查时挤压乳晕附近

    2010-11-28 12:19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张效明 副主任医师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考虑乳腺炎的可能较多,建议最好是可以到医院做个乳房彩超,进一步明确病因。

    2010-11-28 15:04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 患了乳腺增生病以后有相当多的患者重视程度不够,迟迟不就诊或只求缓解乳痛症状,而意识不到乳腺增生病的潜在危险——即少部分乳腺增生长期迁延不愈,会发生乳腺良性肿瘤或发生恶性病变。 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那么又是哪些原因导致内分泌激素紊乱呢?中医认为:情怀不畅,肝气不得正常疏泻而气滞血淤疾凝,冲任不调者,常有月经紊乱,面部色斑。现代医学认为:婚育、膳食、人生存的外环境和遗传因素是乳腺发病的主要原因。 乳腺增生疾病的症状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漫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患者往往自述乳房内有肿块,而临床检查时却仅触及增厚的乳腺腺体。有极少数青春期单纯乳腺小叶增生2年左右可自愈,大多数患者则需治疗,千万别忍着。 由于乳腺增生主要是激素失衡造成的,所以治疗则应从调理内分泌着手。中医中药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冲任失调、便秘、合并乳腺增生者效果尤为突出。 现代医院妇科专家提示:为了能及时发现乳腺疾病,提倡25岁以上女性一定要每月自查乳房,具体方法是:洗浴后站在镜前检查,双手叉腰,身体做左右旋状,从镜中观察双侧乳房的皮肤有无异常,乳头有无内陷,然后用手指的指腹贴在乳房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慢慢移动,切勿用手挤捏,以免将正常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不同症型及其临床表现是(1)肝郁气滞性:月经先期或行经期乳房肿痛,随喜怒消失,一侧或双侧可扪及大小不等的串珠状节结,肿块多为绿豆大步节结,或成粗条索状。质韧不坚硬,按之可动,不与深部组织粘连,境介不清,月经周期不足,经量较多,胸闷暖气,精神抑郁,心烦易怒。(2)冲任不调型:乳房有肿块,经前或经期疼痛加重,经行后减轻或消失,经期多后延,经痛不剧,经量少,身倦无力,腰酸肢冷,少腹畏寒,日久失治者,少数可发生癌变。 乳腺增生的病理 主要为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也可发生在腺管内而表现为上皮的乳头样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此外,尚有一种小叶实质增生的类型。 乳腺增生的治疗 由于对本病发生的机理和病因尚无确切了解,目前治疗上基本为对症治疗。部分病人发病后数月至1~2年后常可自行缓解,多不需治疗。症状较明显,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病人,可以胸罩托起乳房;口服中药小金丹或消遥散,均可缓解症状。近年来类似的药物产品较多,治疗效果不一。 对患者的随访观察中,一但发现有短期内迅速生长或质地变硬的肿块,应高度怀疑其癌变可能,必要时行活检或患乳单纯切除,术中冰冻切片查到癌细胞者,应按乳癌处理。此外,尚有激素疗法,有人采用雄激素治疗本病,藉以抑制雌激素效应,软化结节,减轻症状;但这种治疗有可能加剧人体激素间失衡,不宜常规应用。仅在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才考虑采用。 怎样防止患乳腺增生 有关专家提醒大家: 1、心理上的治疗非常重要,乳腺增生对人体的危害莫过于心理的损害,因缺乏对此病的正确认识,不良的心理因素过度紧张刺激忧虑悲伤,造成神经衰弱,会加重内分泌失调,促使增生症的加重,故应解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对心理承受差的人更应注意,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开朗心情即有利增生早康复。 2、改变饮食,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补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多吃粗粮。黑黄豆最好,多吃核桃,黑芝麻、黑木耳、蘑菇。 3、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性生活和谐。可调节内分泌失调,保持大便通畅会减轻乳腺胀痛。 4、多运动,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 5、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不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肉。 6、避免人流,产妇多喂奶,能防患于未然。 7、自我检查和定期复查。 8、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目前专科采用中药综合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效果更为显著。如乳腺囊肿不论大小时间长短,用药后均在2周左右消失。对乳腺增生及时纠正内分泌,肿块、胀痛、面部神经可消除,对急性乳腺炎用药后即可缓解疼痛。 小编温馨提示:女性完全不必为乳房胀痛忧心忡忡,但对于胀痛长时期不见缓解,甚至越来越严重,或者触摸乳房时,发现有凹凸不平、边缘不清楚、活动度差的肿块时,则应及早去医院检查诊治。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在家对乳房进行自查。 预防乳腺增生的方法: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如果情绪不稳定,能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出现孕酮减少,使雌激素增高,导致乳腺增生。 避免使用含有雌激素的面霜和药物。有的妇女为了皮肤美容,长期使用含有雌激素的面霜,使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增高,久之可诱发乳腺增生。 妊娠、哺乳对乳腺功能是一种生理调节,因此,适时婚育、哺乳,对乳腺是有利的;相反,30岁以上未婚、未育或哺乳少的女性则易罹患乳腺增生。乳腺是性激素的靶器官,受内分泌环境的影响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当“性”的环境扩大及性刺激的机会增多时,则可促使“动情素”分泌,造成雌激素增多而孕酮相对减少,从而发生乳腺增生。因此, 保持夫妻生活和睦、生活规律,能够消除不利于乳腺健康的因素。 另外,半数以上妇科病人患有乳腺病,最常见于月经周期紊乱、附件炎患者,也发现子宫肌瘤患者乳腺增生的发生率很高。因此,积极防治妇科疾病,无疑是减少乳腺增生诱发因素的一个重要环节。 乳房自检的做法: 温柔的目光仔细打量乳房 时间:沐浴前 地点:有镜子的,温暖的,光线柔和的独处洗浴间 操作步骤: 脱去全身的衣服,站在或者坐在镜子前面。 仔细观察每一侧乳房的外观,大小、皮肤颜色或者乳头颜色的变化,乳房是是否有湿疹,或者皮肤是否出现凸痕,两个乳头高度的差别,乳头有无出水。 抬起一侧手臂看另一侧乳房是否像正常一样随之抬起。 检查乳房上部与腋下结合部有无异常。 双手举过头顶,身体转向一侧反复观察乳房的侧面。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另一侧。 双手平稳地放在臀部,用力按压觉得胸部的肌肉紧张起来,然后进行观察。 上身前倾,继续寻找皮肤的凸痕或皱纹,乳房轮廓的变化或者乳头的回缩。 温暖的双手轻轻触摸乳房 时间:睡觉前 地点:温暖、独处、光线柔和的私密空间 操作步骤: 身体平躺,全身放松。 先摸乳房,再摸腋下,用中指和食指的指腹,顺着一个方向全面检查乳房。 将右臂放在头底下,胳膊下面的乳腺组织会移向胸部的中央,你更接近乳腺组织并更容易进行触摸。 如果你的乳房很大,需要在左侧的肩膀下面垫一个枕头。 左手检查右侧的乳房,触摸时稍微用点力。 触摸方式有多种选择: 同心圆触摸开始时沿着乳房外侧的大圆圈进行触摸,同样用手指围绕着乳房画一些小圆圈,逐渐向乳房中心移动直至到达乳头。 放射状触摸在脑海中将乳房想象成钟表。从乳头向12点钟方向开始触摸,然后再向1、2、3……点钟的方向触摸,并以此类推。直至将整个乳房都检查一遍。 上下触摸将乳房想象成一系列垂直的“带子”用手指沿着每一条“带子”上下触摸。在围绕乳房进行触摸的过程中,用手指画一些小圆圈。 检查腋下时,沿着锁骨的上部寻找有无肿块(肿大的淋巴结)。 右侧乳房检查完毕后,左手放在头底下,按照同样的方法用右手检查左侧的乳房。 乳房自检每月一次 女性应该每月乳房自检一次,最好在每个月的同一时间,以便进行比较。宜选择月经后5-7天,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乳腺的病变或异常容易被发现。 六类女性易患乳腺疾病 家里直系亲属得过乳腺癌者,患病人的几率比正常女性4倍; 一侧乳房已患有癌症,其另一侧得病的几率比正常者高10倍; 月经来潮早或绝经晚的女性; 不生育的女性; 情绪不稳定,工作压力大的女性,如家庭气氛不温馨,夫妇长期分局,容易受情绪影响或高度集中的工作者; 不哺乳的妈妈。

    2010-12-01 11:09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这种情况不必担心,属于正常情况,不要经常挤压即可

    2010-12-07 11:09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最大可能是囊性乳腺增生,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定期复查即可。鉴于您的乳腺腺体比较致密,复查彩超效果会更好,并且可以减少放射线照射量。

    2010-12-08 11:09
就医问药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发生于乳房部的各种疾病的总称。男女均可发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见于女性,是中医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乳房的经络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记载。汉《中藏经》即载有乳癖病名。此后,历代文献均有所记载,如晋《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载有“乳痈”、“乳发”,隋《诸病源候论》载有“乳石痈”、“乳疽”、“乳漏”,宋《妇人大全良方》载有“乳岩”,明《外科理例》载有“乳衄”等,且对各种乳房疾病的病因、证候、治法多有论述。《妇科玉尺》说:“妇人之疾,关系最钜者,则莫如乳。”可见前人对乳房疾病十分重视。 查看全文»

推荐医生 更多»
  • 庄志刚

    主任医师 教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擅长:乳腺各类疾病。 详情»

  • 张仲良

    主任医师 教授

    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及胃肠疾病的诊治 详情»

  • 刘鹏熙

    主任医师 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

    擅长:乳腺癌的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乳腺癌的各种手术及整形、再造 详情»

推荐用药 更多»
六味地黄丸

疗效: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

六味地黄丸

疗效: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

专家咨询 更多>
马进

马进 / 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眼底疾病的诊治,特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部病变、各型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疾病的临床诊断、手术及激光治疗。

预约挂号
周岱翰

周岱翰 / 主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肺癌、肠癌、乳腺癌等晚期癌瘤。

预约挂号
林丽珠

林丽珠 / 主任医师

擅长:肺癌、肝癌、大肠癌,以及胃、鼻咽癌、恶性淋巴瘤和妇科良、恶性肿瘤等。

预约挂号
医院问答 更多>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包头世纪泌尿专科医院 2023-12-18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平顶山儿科医院 2024-01-24
脑缺氧会嗜睡吗?

脑缺氧会嗜睡吗?

内蒙古精神病医院 2024-01-28
推荐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