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即问即答 > 内科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遗传...
快速提问

即问即答

首页 找问题 找医生 专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热点 查疾用药 健康百问 找名医看诊

糖尿病遗传吗

糖尿病

糖尿病遗传吗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孙沛勇 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多年来人们对糖尿病的病因进行的研究和病史调查表明,父母亲患有糖尿
    病者,其子女发病率比正常人为高。单卵双胞胎中,一人在50岁以后出现糖尿
    病,另一个在几年内也发生糖尿病的达90%以上,其中大多数为Ⅱ型糖尿病。如
    双胞胎中一人在40岁以前出现糖尿病,另一人也发生糖尿病的接近50%。其中,
    大多数为Ⅰ型糖尿病,这些都说明了糖尿病有遗传倾向。但是,并不是所有糖尿
    病病人都具有明显的遗传表现,父母亲均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的发病率并非
    100%,这说明除遗传因素外,还须有其他因素的存在。糖尿病才能发病。现今
    的研究认为糖尿病的遗传,只是遗传对于糖尿病的易感性,是糖尿病发病的基本
    条件,但并非都会发生糖尿病,只有在某些环境因素等条件的参与下,才能发生
    糖尿病
    一般来说,超重、高糖饮食、以及感染、劳累、紧张情绪刺激、多次妊娠
    等均可是诱发糖尿病的环境因素。因此,家庭中有糖尿病患者时,其子女就应该
    积极控制饮食,防止肥胖,这是预防糖尿病的最好办法。

    2009-10-29 19:14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传统学说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一、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二、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三、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四、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从分子生物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学、生理生化学等多角度进行控索,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五、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六、妊娠 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七、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Ⅰ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总之,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也不论是因为遗传易感而发病,还是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发病,归根结底都是基因受损所致。换言之糖尿病是一种基因病。

    2014-03-02 16:16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你好患者朋友!请进行OGTT试验确诊。糖尿病会遗传,但不一定都会遗传。生孩子、结婚都没问题,不要过分紧张。。。 根据你提供的资料给你以下建议仅供参考,有机会请您把更详细的病情告诉我,以便我给您提供帮助: 1、饮食要定时、定量,一日三餐要尽量规律,吃什麽、吃多少大概差不多,不要吃得发涨,空腹血糖在5-6之间,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不超过8mmol/L。 2、尽量不喝稀饭、不吃油炸、粉条,如果有蒸的米饭就不吃馒头、有馒头就不喝面条、有面条就不喝稀饭,请你好好体会饮食的重要和技巧噢! 3、到专科大型医院应用胰岛素,这样会更有利于你的健康,系统了解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怎么发生的?对人体有多大危害?这很重要

    2014-03-04 16:16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宋长辉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全科

    你好;一般考虑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平时注意休息,多喝水,可以配合药物来调理,密切观察祝你健康。

    2014-04-18 17:18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特约医生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患者你好,实际上糖尿病首先是分很多型的,糖尿病的分型里头,比方说1型糖尿病,也有2型糖尿病,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这里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首先1型糖尿病,它的遗传因素是很小的,我们提到的遗传,主要指的是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的糖尿病,这里面包括其他的药物引起的,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糖尿病,它们也基本上是不遗传的,特殊类型的糖尿病里面,有一个叫MODY,就是我们说的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的糖尿病,这个它的遗传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疾病,包括线粒体基因突变的糖尿病,包括MODY,MODY有很多分型,这些疾病它强调的,就是他们的遗传性,往往在三代之内,有很明确的遗传倾向,咱们大多数人得的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它的遗传因素,是我今天要讨论的重点,我们说到的2型糖尿病,它的遗传倾向是明确的,是有明确的遗传因素的,但是它不是一个遗传病,它并不是说,你的父亲母亲有糖尿病,你就一定会得糖尿病,这个只能说你有比较高的概率。糖尿病,这个当中我们认为遗传因素,跟环境、生活方式的因素各占50%,就是说如果你的父亲母亲,或者爷爷奶奶有糖尿病,您得糖尿病的概率可能会偏高,这个时候我们希望您更加关注您的血糖,比方说您可以在体检的时候,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关注这个血糖,另外在生活方式方面,要尽量做好,要控制饮食要运动,要避免体重的超标跟肥胖,这个时候即使你有遗传基因,你有相应的容易得糖尿病的概率,可能会推迟你得糖尿病的时间,或者说避免你最后得糖尿病,这样的病例我们也见得很多,有的人是父母都有糖尿病,但是兄弟姐妹里面,并不是都得糖尿病,有的他可能比较注意生活方式,他的体型也保持的比较好,可能他最后,他一直到六七十岁,他也没有得糖尿病,但是他其他一些兄弟姐妹比较胖,不太重视饮食和运动的治疗,就是这种方面的预防可能比较早,可能三十四岁,四五十岁,就得了糖尿病,所以我们不能说,糖尿病它跟遗传有关系,我们就认为我们没有希望了,我们照样是有手段,有余地来预防的。祝您健康。

    2019-01-26 14:44
  • 回答7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特约医生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患者你好,实际上糖尿病首先是分很多型的,糖尿病的分型里头,比方说1型糖尿病,也有2型糖尿病,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这里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首先1型糖尿病,它的遗传因素是很小的,我们提到的遗传,主要指的是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的糖尿病,这里面包括其他的药物引起的,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糖尿病,它们也基本上是不遗传的,特殊类型的糖尿病里面,有一个叫MODY,就是我们说的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的糖尿病,这个它的遗传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疾病,包括线粒体基因突变的糖尿病,包括MODY,MODY有很多分型,这些疾病它强调的,就是他们的遗传性,往往在三代之内,有很明确的遗传倾向,咱们大多数人得的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它的遗传因素,是我今天要讨论的重点,我们说到的2型糖尿病,它的遗传倾向是明确的,是有明确的遗传因素的,但是它不是一个遗传病,它并不是说,你的父亲母亲有糖尿病,你就一定会得糖尿病,这个只能说你有比较高的概率。糖尿病,这个当中我们认为遗传因素,跟环境、生活方式的因素各占50%,就是说如果你的父亲母亲,或者爷爷奶奶有糖尿病,您得糖尿病的概率可能会偏高,这个时候我们希望您更加关注您的血糖,比方说您可以在体检的时候,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关注这个血糖,另外在生活方式方面,要尽量做好,要控制饮食要运动,要避免体重的超标跟肥胖,这个时候即使你有遗传基因,你有相应的容易得糖尿病的概率,可能会推迟你得糖尿病的时间,或者说避免你最后得糖尿病,这样的病例我们也见得很多,有的人是父母都有糖尿病,但是兄弟姐妹里面,并不是都得糖尿病,有的他可能比较注意生活方式,他的体型也保持的比较好,可能他最后,他一直到六七十岁,他也没有得糖尿病,但是他其他一些兄弟姐妹比较胖,不太重视饮食和运动的治疗,就是这种方面的预防可能比较早,可能三十四岁,四五十岁,就得了糖尿病,所以我们不能说,糖尿病它跟遗传有关系,我们就认为我们没有希望了,我们照样是有手段,有余地来预防的。祝您健康。

    2019-01-26 15:35
就医问药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治愈但是可以控制病情发展的慢性病,表现为高血糖,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并发症很危险,眼病、肾病和神经障碍,为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是现在常见的。 查看全文»

口臭 皮肤瘙痒
推荐医生 更多»
  • 宁光

    主任医师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擅长:内分泌肿瘤及遗传性内分泌代谢病,以及各种内分泌代谢病疑难罕见 详情»

  • 翁建平

    主任医师 教授

    安徽省立医院

    擅长:行医三十多年,主要诊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 详情»

  • 薛耀明

    主任医师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足病的诊治,以及甲状腺相关性疾 详情»

推荐用药 更多»
格华止

疗效:本品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

奥恬苹

疗效:米格列醇单独使用可以作为配合...

专家咨询 更多>
周宁

周宁 / 主任医师

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桥本氏病、亚甲炎、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大、甲瘤等各类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预约挂号
吕肖锋

吕肖锋 / 主任医师

擅长: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等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并对全方位诊疗甲状腺疑难疾病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预约挂号
洪靖

洪靖 / 主任医师

擅长:从事甲状腺疾病临床工作近30余年,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治有深厚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擅长治疗甲亢、甲减、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大、甲亢突眼、桥本氏病等甲状腺疾病,深受患者好评。

预约挂号
医院问答 更多>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包头世纪泌尿专科医院 2023-12-18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平顶山儿科医院 2024-01-24
脑缺氧会嗜睡吗?

脑缺氧会嗜睡吗?

内蒙古精神病医院 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