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阳光高考专题 > 备考心理 > 正文
学生压力过大造成心理障碍

 http://www.FamilyDoctor.com.cn 来源:家庭医生论坛 

    著名作家刘心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心态,犹如一条线,而人身上的优点,就像一颗颗珍珠。良好的心态会将珍珠穿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而一条脆弱的线,会使珍珠散落在地,失去价值。”的确,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所有素质的基础。但教育界在一次次强调这个问题的同时,却也承受着一次次珍珠散落的现实。目前我市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在大中小学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    
    自信心理健康的关键    
    市民金先生的儿子初中时在一所面上中学就读,因为勤奋,在全级五百多人中成绩数一数二,后来,小金考上我市某重点中学读高中。学校实施新课标教学,难度有所提高,他压力大,成绩跟不上,产生厌学心理,对自己毫无信心,对考上大学感到绝望,因此而休学了半个学期。无奈之下,金先生带着孩子来到汕大心理咨询室咨询。在心理学专家的引导下,小金逐步恢复自信。    
    大部分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心理压力。特别是中学生时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巨大变化时期,如果家长不能客观评价孩子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就会使孩子缺乏自信。缺乏自信会成为妨碍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影响与他人的交往,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危害。广东省少儿心理卫生协会常委、汕大医学院心理学副教授赖小林指出,自信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从父母的角度讲,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去比较,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过分期望。要欣赏孩子的优点,多赞美、少批评,尽量地包容缺点。父母无条件的信任是对孩子的最大支持。    
    尊重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键 “老师说我脑子笨,那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来,真是笨死了。她还说过别的同学,有时老师说完这样的话,自己还会笑。我们心里其实挺难受的,特害怕被老师提问。”初中生丽丽(化名)这样告诉记者。她的话代表了许多同龄孩子的遭遇。从表面上看,“语言伤害”比“体罚”要显得“文明”,但它带给学生更为长久的伤害。一些教师过分的做法不仅侮辱了学生人格,损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摧残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师生对立情绪,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可能导致学生心智失常,丧失生活勇气,引发厌学、逃学、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恶果。这不仅是教师的悲哀,也是素质教育的悲哀!    
    获得老师家长的尊重是孩子心理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满足,潜能便会奇迹般地激发出来。一句鼓励的话可以让孩子心中充满温暖,温暖就是前进的动力;一句关切的问候,会拉近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心灵之门打开了,再要求孩子做些什么就容易了。赖小林指出,老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充分尊重,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策划:张蓝飞   文字编辑:张蓝飞  常虹  李晓宁  张甜甜  黄玉芝   设计:毛冠明  王勇     技术支持:周捷  张熙     监制:常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