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提问

即问即答

首页 找问题 找医生 专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热点 查疾用药 健康百问 找名医看诊

杨群英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

神经系统肿瘤的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综合治疗 

医生介绍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神经肿瘤科化疗专科医生,胶质瘤单病种专家组成员。2012年在美国肿瘤综合治疗排名第一的德克萨斯州立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神经肿瘤科临床进修学习。201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神经外科及脑肿瘤中心任访问学者,从事神经肿瘤的临床研究工作。从事各种恶性肿瘤的化疗及综合治疗临床医疗工作十余年,并通过诊治较多的脑转移瘤及原发脑肿瘤患者,对神经系统肿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探索,是我国最早专职从事神经肿瘤化疗工作的专科医生之一。特别是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转移瘤、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的化疗具有丰富经验。擅长脑胶质瘤、脑生殖细胞肿瘤、髓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恶性脑膜瘤、室管膜瘤、脑转移瘤等的化疗及个体化综合治疗。2007年开始至今负责举办共6届“全国神经肿瘤化疗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学习班”(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参与了多项国际及国内多中心的抗肿瘤新药(细胞毒性药物及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广东省科协资助项目(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单病种科研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资助。主编《神经系统肿瘤化疗手册》,参编《神经系统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诊疗纲要》等著作,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联系方式:

  电话:020-87343311,020-87343309 传真:020-87343821

  主攻方向:

  神经系统肿瘤的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综合治疗。

  主要社会兼职:

  1. 广东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2.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会员

  3. 中华医学会 (肿瘤化疗) 学会会员

  4. 中国医师协会专科(神经外科)会员

  5. 广东省医学会会员

  主持及参与课题基金项目:

  1.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神经肿瘤研究项目:新诊断的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标准方案对比标准方案联合干扰素α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2013-2015,第一主持人。(20万,横向项目,项目编号:CSNO-2013-MSD 013)

  2. 恶性胶质瘤的EGFR靶向治疗研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单病种科研基金(201003), 第一主持人。2万。院系科研基金

  3. 分子诊断技术在脑瘤个体化治疗中的研究.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 2012-2014,第二主持人。(30万,横向项目,合同编号W2012FZ101)

  4. 天然溶瘤病毒M1靶向性杀伤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的胞内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81273531/H3105),2013.1-2016.12,第三主持人。60万

  5. 雷公藤甲素体内外抗胶质瘤干细胞效应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001120/ H1618),2010-2013,第三主持人。17万

  6. 新型分子标记物IDH1在胶质瘤中的分布及其对临床预后评估的意义.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31800186),2011-2013,第三主持人。4万

  7. 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耐药机制及逆转研究。省部级广东省省计划项目面上项目,2012-2014,第三主持人。4万

  8. 干扰素-α/β抗MGMT阳性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化疗耐药的体内外研究。省部级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2012-2014,第三主持人。12万

  9. 药物反应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鼻咽癌化疗疗效之间相关性的研究. 广东省卫生厅基金(A2008214)2008-2009 ,第三主持人。合同总1万/0.4万配套。厅局级

  10. 恶性脑肿瘤靶向给药系统——人参皂苷Rg3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省部级广东省省计划项目面上项目,2012-2-13,第四主持人。3万。

  11. 肺癌脑转移的综合治疗及抗肺癌新药血脑屏障通透性的研究.广东省卫生厅科研项目(B2006062),第五主持人。0.5万。厅局级

  参与临床研究:

  1. The Stupp Regimen Preceded by Early Post-Surgery Temozolomide vs The Stupp Regiman 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2008-2009

  2. 替莫唑胺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复发恶性胶质瘤的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2009-2010

  3. 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决策(中山大学5010计划)。2007-2011

  4. 替莫唑胺联合干扰素-β治疗复发恶性胶质瘤的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2010-2012

  5. 卡莫司汀缓释植入剂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单臂、多中心剂量探索性临床试验。2011-2012

  6. 分子诊断技术在脑瘤个体化治疗中的研究.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2012-2014

  7.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成年人低级别胶质瘤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山大学5010计划)。2012.8-

  8. 卡莫司汀缓释植入剂治疗恶性脑胶质瘤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2013.7-

  9. 新诊断的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标准方案对比标准方案联合干扰素-α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2013.7-

  10. 一项在接受TMZ治疗的中国成年新诊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进行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2013.7-

  主编及参编书籍:

  1. 陈忠平,杨群英主编.神经系统肿瘤化疗手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2. 陈忠平主编.神经系统肿瘤,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1月.(编写“恶性胶质瘤的分子靶向治疗”章节)

  3. 陈忠平编写组长.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诊疗纲要(中国肿瘤医师临床实践指南丛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编写秘书)

  4. 江涛主编.脑胶质瘤治疗技术与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12月.(编写“复发脑胶质瘤的化学治疗”章节)

详细»

已回复网友 0 个问题
专家咨询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