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高血压治疗因人而异

 http://www.familydoctor.com.cn/ 来源:家庭医生 作者:王明强

  用药也要讲“个性”

  张老师患高血压病已有十余年了,一直控制得还好,但这几天却感到特别不舒服。原来前几天,他在早上晨练时,认识了一位也患高血压病的姓刘的老同志,跟他聊起服用高血压药的经验。老刘向他推荐了美多心安,说服后感觉很好,要张老师也试一试。回来的路上,张老师即在药店买了一盒美多心安,便停了其他的降压药物。但是服后的这几天,不但没有感觉到好转,反而感觉胸闷、头晕难受。

  医生点评: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对于每一个高血压患者来讲,其发病的因素及发病的机理也各不相同,而且每个高血压患者的病程长短、年龄大小、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和合并症、心血管的状态也不尽相同,再加上临床上常用的各种降压药的性能也各有特点,因此,对于每个患者的治疗应分别对待,不能千篇一律地服用同一种降压药物。因此我们强调要“个体化”治疗。

  临床上,根据高血压患者发病机理的不同,可将高血压分为容量型高血压、高阻力型高血压和混合型高血压。容量型高血压主要以血容量增高为主,而外周阻力正常或仅轻度增高,使用降压药以利尿剂效果最好,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而高阻力型高血压以外周阻力增高为主,血容量正常或轻度升高,使用降压药以β-受体阻滞剂效果最好,而不宜用利尿剂。对于混合型高血压病,两类药物均可使用。

  因为高血压病日久可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所以在临床上,我们还要根据不同脏器的损害程度来选择降压药物。如同时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时,宜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伴有心动过速、早搏时,宜选用β-受体阻滞剂。另外,用某些药物时还要考虑其副作用,如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可以引起胃肠出血,加重溃疡病情,因此有溃疡病的患者应慎用。

  再者,高血压患者的年龄不同,选用的药物也有讲究,年轻人选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而老年人选用钙拮抗剂和利尿剂更有效。临床上还有一类是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应该是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一般原发病治愈后,高血压也可得到控制。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不可单纯依靠别人的经验服药。

  药物治疗和生活调理缺一不可

  隔壁的老钟是一位山东大汉,长得人高马大。自从他患了高血压病后,就一直在我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但他的血压控制得并不十分理想,还出现过几次较大的波动。这天他的血压又高了,经及时处理,情况稳定之后,我问他是否正常地服药?他肯定地点头。又问在生活上是否注意了?他犹豫了。他夫人说:“他根本就没有听你的话,烟照抽,酒照喝,肥肉也照吃,而且还吃得挺咸的,最近又常出去打麻将呢。”老钟辩解道:“烟酒已经伴我几十年了,很难戒。另外,你也知道,我们北方人,吃东西是比较咸的,少一点盐,很难咽得下。”

  我当即告诉他说,这正是他的病根所在。对于高血压病,虽然药物治疗很重要,但是生活上的调理,也不能忽视。如果仅仅是靠药物的话,血压很难控制在理想的范围。我再一次向他重复了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应注意的事项,并强调不注意调理的严重性,老钟点头称是。以后老钟认真地按照我的话去做,并坚持每天早上锻炼,经过一段时间,老钟的血压终于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医生点评:高血压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生活上的调节在它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高血压病本身与吃盐过多、肥胖、嗜好烟酒及缺乏锻炼等因素有关,如果通过生活上的调理,尽可能地避免这些不良因素,血压往往就会降至正常,从而避免长期服药。有研究证明:即使已经开始正规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进行正规的生活调节者较之不进行正规生活调节的患者来讲,他们服药的量要少,血压控制的效果也较为满意。临床上我们还常常看到如老钟这样的一类患者,虽然已正规地服用降压药物了,但由于生活上不注意,血压控制得总是不那么理想,甚至出现较大的波动。所以,严格地进行生活调节,尽量减少降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是高血压患者的明智选择。

  随时观察,灵活机动

  门卫老方患高血压病算起来也有十来年,到医院开了药后,自己在家服药,常规一天三次。但是最近身体不太好,特别是在晚上睡觉后不久,常常感到头晕头痛,手足麻木。连续给他测量了几个晚上的血压,发现老方的血压在晚上11~12点钟这段时间内的收缩压比白天约低20毫米汞柱。医生询问情况后,让他将晚上服用的降压药减一片,经一段时间调理后,他的症状就消失了。
 
  医生点评:大部分人,包括正常人及患高血压病的患者,24小时的血压变化呈现昼高夜低的规律性,即清晨起床后血压最高,若此时血压过高,称为“黎明现象”;午时前后呈另一高峰,以后呈逐渐缓慢下降的趋势,直到出现夜间谷。

  因此,现在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趋势是:既要控制早晨血压的剧升,又不让夜间的血压下降过低。对高血压病的治疗,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是否有日高夜低的现象,如有的话,应调整给药的方案,避免血压过低带来的副作用。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已有可供缓释的降压药问世,降压疗效控制在早晨发挥,从而有效地保持血压的稳定,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它的问世,无疑是高血压病患者的福音。   

高血压日的由来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
  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万,存活的患者约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各级政府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自20世纪50年代起,卫生部及中国医学科学院曾组织了三次全国性高血压普查。60年代末,相关研究人员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防治项目和相关疾病的监测活动。1987年,卫生部先后成立了全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制订了防治研究的10年规划。自90年代以来,则更加重视高血压的群体防治工作,制定了《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2010年规划》。1997年起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高血压防治为重要内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点。1998年,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决定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防治高血压宣传活动的高潮。
高血压小测试
中国卫生部2004年《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
mmHg

mmHg

其他健康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