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知识 > 糖尿病预防 > 正文

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性心脏病”

2013-05-23 09:29:35  来源:糖尿病网    转载

  糖尿病性心脏病,包括了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和糖尿病性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研究表明,因糖尿病性心脏病而死亡的患者约占糖尿病患者病死率的80%,其中约70%是死于冠心病。

  6大发病因素

  1、高血糖: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血糖升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高血糖程度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呈连续性相关关系。尤其是餐后2小时血糖的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糖使血红蛋白糖基化增多,带氧功能降低,同时糖基化终产物沉积于心肌组织使心肌收缩功能和顺应性减低,促进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2、高脂血症: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可使冠心病病死率增加4倍。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脂血症。其典型的血脂变化是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还可有血浆乳糜微粒及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时,脂蛋白升高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3、胰岛素抵抗和(或)高胰岛素血症: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胰岛素抵抗和(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或)高胰岛素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密切相关。同时高胰岛素又可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增多,过多的血脂可穿过内皮细胞在血管壁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4、高血压:高血压加速大动脉的硬化和钙化,是公认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5、血液流变学异常:糖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性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纤维蛋白降解减慢。这些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可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壁受损,血流不畅,组织缺氧,促使血栓形成。

  6、氧化应激:糖尿病患者存在自由基清除障碍,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造成心肌组织损伤,促使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3大临床表现

  糖尿病性冠心病

  糖尿病性冠心病与非糖尿病性冠心病在临床症状上大致相同,主要表现为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但有以下特点:

  1、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较早,进展也较快,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以上。

  2、糖尿病患者中无痛性心肌梗死多见,约占30%。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没有胸痛,与糖尿病对植物神经的损伤有关。

  3、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面积较大,易发生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猝死和严重的心律紊乱。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为27%,非糖尿病患者为17%,高龄患者病死率更高。

  4、原无糖尿病,心肌梗死后出现血糖升高,有两种情况:①应激性血糖升高,此种高血糖只持续几天,待病情缓解后可做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②原有糖尿病。这两种情况引起高血糖的治疗方法相同。

  糖尿病性心肌病

  1、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肌病变,在早期可能毫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可有疲倦、乏力、头晕、失眠、心慌、多汗等症状,此时体格检查,心脏大小正常,心音增强,有时可有第一心音分裂。

  2、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在过度活动后自觉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发绀。

  3、后期可出现心脏扩大、奔马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4、心电图可见左心室肥大、低电压、T波低或倒置、心房内传导阻滞、室性或房性期前收缩、ST-T波融合等,有的还可出现异常Q波而被诊为心肌梗死。

  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心脏植物神经病变是由于糖尿病代谢紊乱,神经滋养失常所致。初期主要累及迷走神经,后期则可累及交感神经。本病较早即可发生,其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

  1、休息时心动过速:糖尿病性心脏植物神经病变早期,主要为副交感神经异常,以致交感神经处于相对兴奋状态,故心率常有增快倾向,患者可出现静息状态下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常诉有静息状态下的心悸不适。

  2、体位性低血压: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晚期可累及交感神经,患者站立时突然感到眩晕、心悸、大汗、视力障碍,有时昏倒。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到损伤则儿茶酚胺分泌减少,失去代偿机制而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所致。

  3、无痛性心肌梗死:由于糖尿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痛觉传入神经损伤和去神经作用,使糖尿病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往往无痛或疼痛轻微而不典型。易误诊、漏诊而不能得到及时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治疗

  1、糖尿病性冠心病的治疗:

  (1)改善心肌血供治疗,基本上和非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相同。如应用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B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2)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可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抵克立得以及低分子肝素防止血栓形成。

  (3)抗氧化剂治疗。抗氧化剂可减少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对血管内皮细胞起保护作用,可服用维生素E、C等。

  2、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治疗:

  治疗上与非糖尿病心肌病大致相同,以对症治疗为主。

  (1)纠正代谢紊乱,调整降糖药物。既降低血糖,又不使血糖太低而影响心肌代谢和营养,可服用达美康等,能软化血管、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加速管壁纤维蛋白溶解,从而改善循环,有利于改善心肌微小血管病变。

  (2)改善心肌代谢。如维生素C、ATP、辅酶A、肌苷、万爽力、1,6—二磷酸果糖等药物可营养心肌,作为辅助治疗。

  (3)心力衰竭者,可按常规处理。由于心肌有广泛的微血管病变,心肌损害常较广泛,对强心药耐受性差,噻嗪类利尿剂又易致低血钾和血糖升高,所以,强心药与利尿剂应慎用。

  3、糖尿病性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的治疗:

  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措施,一般以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措施为主。如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可以用甘草片2片,每日3次,通过类皮质醇样作用,增加血管壁的张力,改善血压。

  中医治疗

  阴虚血瘀型:

  [证候]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胸闷胸痛,口干思饮,盗汗,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活血。

  [方剂]一贯煎合桃红四物汤。

  [处方] 生地30克,沙参、枸杞子、麦冬、当归、川楝子、桃仁、红花各10克,川芎20克,赤芍15克,葛根30克。

  气阴两虚血瘀型:

  [证候]胸疼胸闷,乏力气短,口干思饮,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舌暗体胖,苔白或少苔,脉沉细。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方剂]生脉散加血府逐瘀汤。

  [处方]太子参30克,麦冬、五味子、柴胡、当归各10克,生地15克,桃仁、红花、枳壳、赤芍、川芎、降香各10克。

  气血阴阳俱虚、痰瘀互阻、水气凌心型:见子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

  [证候]胸闷心痛、发作频繁、心悸、心慌若以气虚为主者兼有乏力、气短、自汗;以阴虚为主者兼五心烦热、汗出如油、舌红暗少津;以阳虚为主者兼有畏寒肢冷、胸闷憋喘不得卧、下肢浮肿、舌淡暗有齿痕;以血虚为主者兼见怔忡、失眠、面色苍白、爪甲无华、舌淡少苔。

  [治法]益气养血,育阴助阳,活血利水。

  [处方]人参、附子、麦冬、五味子各10克,益母草、茯苓各30克,车前子15克,桂枝10克。

(责任编辑:徐蓓蓓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糖尿病心脏病的中西医治疗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患者所并发或伴发的心脏病。包括糖尿病性心脏病、大血管病变(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和糖尿病性……详细>>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防治

糖尿病心脏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并发或伴发的心脏病,其中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和高血压心脏病。……详细>>

糖尿病性心脏病能预防吗?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由于糖尿病所引起的,在糖和脂肪等多代谢紊乱长期得不到纠正的基础上,在心脏所发生的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以及自主神经病变……详细>>

警惕糖尿病性心脏病

脑血管病早已被称为糖尿病的“第一并发症”,75%~80%的糖尿病人最终难逃心血管病变的厄运。 详细>>

糖友护好心 看糖尿病性心脏病病因

我国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通过对门诊高血压患者调查发现,在5000名门诊高血压患者中,有62.1%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或者处在糖尿病前期。……详细>>

  • 张忠辉

  • 杜翠芬

  • 刘仕群

  • 马承红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