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新闻-产经 > 正文

廖新波:从蜜蜂分巢看医院规模效益

2021-07-23 09:38:40      

【前言】你知道蜜蜂为什么要分巢呢?如果知道了,可能你就会知道医院规模并非越大越好。也许不少人不懂得蜜蜂的生物特性,而养蜂者非常之明白。如果你见到的蜂箱,一定不会很大,略比彼标准航空行李箱大点。蜜蜂是群居物种,但本身蜂群不会很大,一旦“坐大”,必定分巢。如果养蜂者任其繁殖分巢,其结果原蜂巢越来越“人少”,产能越来越弱;不分巢,不够酿蜜的脾,蜂多就会发生内乱,“打群架”。由于蜜蜂分巢是“1/2法”,第一次分巢就带走1/2人马,各自就过得当然很滋润;第二次分巢,也是分走了原蜂巢的1/2,如此类推。因此,合理分巢是蜂农考虑的首要问题。所以,蜂农必须对蜂巢实行“计划生育”,一是摘除过多的“王台”,二是人工合理地“分割”,让它们熟悉好各自的队伍,最后分巢。从而达到不争地盘,不内讧,各自产蜜最大化!医院的规模是否越大效益越好呢?


控制公立医院扩张,由来已久,未见成效。反而政令不通,医院越扩越大。据说,不超过3000床的没有人看得起。有统计,超4000床的有31家,其中北上广中,广州仅有一家,4800张。超3000床的85家,广东占了10家。从人口、GDP和政府财政,广东都是第一名。然而,医院是否越大越好呢?

我们先从央媒《新华日报》2021年7月18日头版刊登一篇文章《徐医附院创公立医院改革新范式——砍掉2000张加床,找回一颗初心》, “初心”回归成为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新范式”和主题词。公立医院规模控制已经奠定了今后医院发展的“型”。

公立医院无序的扩张总有一个止点,这个止点,与股票的“涨停”有不一样。“涨停”还有涨的时候。而公立医院3000以上的“涨”该休已!我个人认为正当时。像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这样巨型的“航母”,主动削减了2000张床位,这是一个明智的举措。而且今后3000床以上的医院都面临很多来自市场和政策压力。我个人认为至少有八点值得大家去思考:

第一,医院规模效应的问题。我很早就说过,医院不是加工厂,也不是修理厂,不可能形成“不变”的流水线。医院面对的个体,既是基因一致的,也有因环境的发生个体的变异。因而,医院医生的技术更具有经验性和个体差异性。其规模效益的最大化就必然有个“止蚀点”。自我控制床位,不仅仅符合医疗卫生的规律,也是所有从事医院管理的人明智的选择。它与其他制造业不同,更何况其他服务业也没有这么大规模体量。除非是游乐场。

规模不一定有效益。譬如一个医院的病房多少才是合适,本来就有理论根据,实践的经验。根据医院规划设计,要求每病区50左右最为合适。又譬如,大型设备的配置,也有一定的最佳配置数。也就是说,当达到最大的饱和量,就意味着第二 “病区”、第二套设备,第二套人员,或第二家医院的配置重复出现,而不是利润递增。医院的这些要求都是根据临床安全和服务最优化的角度着想的。大型医院的投入成本大,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人力资源成本,都必比小型医院大得多。大医院“大医生”不可能收治“低值”(简单慢性病)病人。

第二,大型医院从管理上带来的难度的问题。医院越大,管理难度越高。不要说其他,就是一个难免的医疗纠纷引起的轰动会很大;一个“新冠”似的院内交叉感染,带来各方的问题都很多。医院或科室与蜜蜂的生态特性是相似的。也许不少人不懂得蜜蜂的生物特性,而养蜂者非常之明白。蜜蜂本身蜂群不会很大,一旦“坐大”,必定分巢。分巢的开始时筑“王台”。“王台”多少也不是随意由蜂王决定的,也许是根据“居住环境”决定,蜂多脾少,就没有地方酿蜜、储蜜。蜂多就会拉帮结派“打群架”。据说,这是真的!

第三,医院扩张必定会造成地区性的人才高度虹吸。虹吸的结果不利于医疗下沉,也不利于人才的利用和流动。各类人才、或专业人才过度集中在一个医院里面,看似有利于学术的发展,其实问题还是很多的。尤其专业团队之间的矛盾容易激发,这与医生的职业特点有关。这就是我主张的“医生工作室”,各流派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医生培养在“大医院”,但只要有合适的平台,他发挥的作用更大。再用蜜蜂分巢做例子。一个蜂巢,不可以有两个“蜂王”;蜂多,蜂王就会考虑分巢发展。因此每年春季左右,就要筑王台,分巢,每次分巢,新王都是带走自己熟悉的人马。这是动物有益于发展的生物特性。这如同医生工作团队。

第四,规模过大病人看病更难了。试想一下在一个“医疗城”里面看病,带来的困难有多大?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就是一个问题。关键是,一个大医院里并不一定找到合适的医生。大医院的医生也没有服务好合适的病人。

第五,规模过大,不利于国家提出的分级诊疗各项政策落实。国家大力发展县级医院和力推基层服务能力的提升。也投入大量资金打造适合医疗发展的平台。一方面强基层,一方面“扩张”高地,基层不是给掏空了?相反,其他平台建好了,服务能力提升了,很多防病治病的问题都基本可以解决了。大医院“充数”的病人就少了。

第六,支付制度的强力推进,迫使医院绩效考核进入有新思维。如:DRGs和单病种收费,哪怕是按服务收费,大医院都不可能再“大小通吃”。还有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是患者或医院不可能小病大治,挂床住院等,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大大减少。分类管理,也使医院难以办成养老院或健康管理中心。所以新的支付制度成功的标志,就是不该住院的,都在门诊或基层解决了。

顺便讲一下,有些医院开始有“创新思维”,把医院更名为“健康管理医院”,这不符合分层、分级管理。如果是这样,《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就要彻底修改了。

第七,基层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将给规模大的医院带来极大的冲击。强基层也国家的医改战略,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了,上送的病人就少了。再说,上送的病人多,政府的医改工作就没做好,是要问责的!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也不是床位不足的问题,而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问题。更有支付政策的支持的力度问题。

第八,互联网和智慧医疗的强力推进,医生的就业平台多样化。一个去中心化的预防、医疗、康复、养老的生态形成。就算是大医院、医疗集团、医联体、医共体等形式的业务都面临向下看的趋势。“向下看”,不是机构的大小问题,而是服务平台的能力问题。如果支付政策支持医生多种平台服务的,这种去中心化推进的速度就会更大。

(责任编辑:冯莉莉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医院规模效益 医院规模 廖新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肥厚型心肌病及心血管罕见病诊治中心正式成立

2023年2月10日下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肥厚型心肌病及心血管罕见病诊治中心启动会以“线上+线下”形式成功举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详细>>

众人拾柴火焰高 献血量超13万毫升 广东省中医院联合广东狮子会举行无偿献血活动

9 月 24 日,广东省中医院联合广东狮子会举行大型无偿献血活动。活动共有 507 人参与,总献血量 134200 毫升。详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顺利完成广东省首例微创dubuisson盆底重建术联合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顺利完成了广东省首例微创dubuisson盆底重建术及女性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该技术为国内微创盆地重建领先……详细>>

疫情常态下,医院如何做好医疗服务工作? 这场线上学术论坛强调三个重点

12月24日,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更好地抓紧抓实做好医疗救治工作,由广东……详细>>

守一盏灯,护一座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核酸采样医疗队仍坚守在一线

时针转过夜晚11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越秀、海珠核酸采样医疗队队员们才陆续登上回院的车辆。而此时,支援荔湾区桥中街道的核酸采样医……详细>>

  • 傅应云

  • 陈如冲

  • 冯小燕

  • 李飞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