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高血压,何止“血压高”

 http://www.familydoctor.com.cn/ 来源:家庭医生 

  上周同学聚会,见到一位在高校任教的老同学。乍一见面,我直叹岁月无情,昔日英俊潇洒的帅小伙已变成体态臃肿的中年学者。此君向我抱怨刚过半百,疾病就找上门来。近一年常觉头晕、头痛,自己曾在家自测血压,稍微升高,未予注意。十几天前到医院就诊,测血压175/108毫米汞柱,医生诊断为“高血压”,随即给他开出了4张抽血化验单、一张小便验单,外加心电图、心脏血管彩超,接着又给了两种服用5天的降压药,要他作完检查后再去复诊。这么折腾下来,高血压病还没怎么治就花掉了700多元,并奉上4管热血。他向我提出了两个疑问。

  一问:我平时在家自测的血压比在医院测得的值明显要低,医生以一次医院测的血压值来评判我的血压水平,可信吗?

  根据2005年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主要依据诊所测量的血压值,采用经核准的水银或电子血压计,测量安静休息坐位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

  首诊的病人应当测量双臂血压(外周血管病可以导致左右两侧血压的不同),并应以较高一侧的读数为准。必要时还应测平卧位、站立位血压。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未服用药物情况下,两次或两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量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

  这位仁兄曾经多次在家自测血压为140~160/85~100毫米汞柱,就诊时测得血压为175/108毫米汞柱,多次达到诊断高血压的标准(即≥140/90毫米汞柱),故诊断为高血压无可非议。

  对于医院所测血压变异大的病人,医院测得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差距明显的病人,或是怀疑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更大的价值。它可监测一天之中各个时段的血压情况,描绘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真实反映病人的平均血压水平,对排除“白大衣高血压”(平时血压正常,到医院就诊时因心理紧张导致血压升高)有重要价值。

  二问:既然已经诊断了我是高血压,为什么还要花钱作那么多检查,是医院为了创收吗?

  高血压对人体的损害不只是单纯血压升高带来的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更重要的是,长期的血压增高会损害心脏、脑、肾脏、血管等重要器官,导致这些靶器官功能障碍、衰竭,以及脑卒中、心肌梗死等致死、致残率很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

  研究表明: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密切相关,收缩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脑卒中危险就增加25%。对首钢公司男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收缩压140~149毫米汞柱者比小于120毫米汞柱者,冠心病相对危险增加1.3倍。可见,高血压是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心血管危险因素除高血压外还有其他,即使目前血压水平相同的高血压病人,以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是不同的。高血压病人的预后和结局除了与血压升高程度有关,还与合并存在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

  为综合评估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判断预后,及时发现高危病人,就需要全面排查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龄、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害情况以及有无合并临床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从而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客观的危险度分级,制定相应的降压治疗策略。

  所以,对初次就诊的老同学,医生要他验血、验尿,检查血糖、血脂、尿酸、肾功能,作心电图、心脏血管彩超等,是规范的诊疗行为。大家切不可因贪图省点小钱而延误了对自己病情的评估,影响治疗效果。

高血压日的由来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
  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万,存活的患者约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各级政府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自20世纪50年代起,卫生部及中国医学科学院曾组织了三次全国性高血压普查。60年代末,相关研究人员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防治项目和相关疾病的监测活动。1987年,卫生部先后成立了全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制订了防治研究的10年规划。自90年代以来,则更加重视高血压的群体防治工作,制定了《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2010年规划》。1997年起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高血压防治为重要内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点。1998年,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决定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防治高血压宣传活动的高潮。
高血压小测试
中国卫生部2004年《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
mmHg

mmHg

其他健康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