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生物谷(灯盏花) > 灯盏花  > 正文

灯盏花的药用历史

2019-05-21 15:36:55

灯盏花药用历史悠久。在约2500年前的傣医药传统经方《贝叶经》中便有记载,主流记载于明代著名医药家云南嵩明人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书中对灯盏花的药理药性如是记载:“灯盏花,一名灯盏菊、细辛草。味苦、辛,性温。小儿脓耳,捣汁滴入耳内。左瘫右痪,风湿疼痛,水煎,点水酒服。”

灯盏花在民间彝、傣、苗族中一直广泛使用,如傣药著作《啊皮塔麻接干比》中记载灯盏花(傣药俗名:芽三西双哈)可治疗风湿病、中风偏瘫、痴呆,感冒咳嗽,牙痛,头风痛,眩晕等;《滇药录》中记载灯盏花(苗药俗名:盘共超)可治疗瘫痪,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胃痛,牙痛,感冒等。

20世纪70年代,全国大搞中草药运动,云南药物研究所派出研究人员深入民间收集单方,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一位90多岁罗姓苗族老中医献出一方:用灯盏花炖鸡蛋可用于治疗脑偏瘫。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等医疗单位临床试验,证明灯盏花提取物用于治疗脑偏瘫、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脑栓塞、微循环障碍等疾病确有显著疗效。

从此,这朵紫色小花逐渐走向了云南省医药产业的殿堂,也开启了迈向世界医药市场之门。云南充分利用灯盏花野生资源丰富之优势,将灯盏花系列产品作为产业来发展,灯盏花开始走出云南,走向全国,如今,灯盏花药品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用药,是该领域继银杏、三七、丹参后的第四大类植物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