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口腔科 > 专家访谈 > 正文

10月男婴上腭出现离奇“肿物” 竟为异物吸附

2014-07-09 06:11:46      家庭医生在线

盛夏七月,一位年轻的妈妈忧心忡忡地抱着年仅10个月的小男婴走进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妈妈惊慌地描述,孩子上腭长了一个黑色“肿物”,但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也毫无印象。

惊!口腔上腭真的长有黑色“肿物”

听完孩子妈妈简单的介绍,主诊医生黄志权副教授准备对孩子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无奈孩子太小,对检查非常抗拒,剧烈挣扎,最终只能做粗略的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这么个乖巧可爱的小男婴,上腭部竟然真的“长着”一个圆形黑色“肿物”。光从外表看,肿物表面光滑,黑亮,边界清楚,可能是“血疱”;然而,简单的触诊后却发现:“肿物”活动度小,质硬。


上腭异物取出前

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黄志权副教授也不免疑窦丛生:不能排除黑色素神经外胚瘤(MNTI)。但该病并不常见,而且“肿物”在灯光照射下反光较明显,形状异常规整。考虑到MNTI虽为良性肿瘤,却具有恶性侵袭的生长模式,及早确诊及手术,才能避免广泛的颌骨破坏。黄志权副教授立即安排了相关术前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孩子颌面部CT显示:硬腭中部下侧小结节影,密度与脂肪相仿,考虑良性病变,脂肪瘤或错构瘤可能。由于诊断仍未明确,经过讨论,在排除手术禁忌及非手术治疗方法后,虽然患者年龄较小,麻醉和手术风险均较高,但为了避免肿瘤的侵袭,黄志权副教授仍决定为小患者尽快安排手术。

叹!“肿物”取出 原为异物吸附

7月3日上午,手术如期进行。常规麻醉并消毒后,术野清晰暴露在眼前,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不由得都绷紧了神经。黄志权副教授仔细探察“肿物”,当用弯钳探寻“肿物”与邻近组织的边界时,“肿物”竟然被轻轻撬下来了。众医务人员大感意外,仔细查看上腭,上腭粘膜已经出现压迫吸收,并且贴近上腭骨表面。再仔细观察所谓的“肿物”,竟然是一个1x1cm大小的半球形黑色塑料异物。其底部光滑,粘在患儿上腭中部粘膜后,通过吃奶吸吮等动作,异物与上腭更加紧密贴合,状似“肿物”。

医护人员仔细追问患儿家长得知,这个“肿物”可能是玩具公仔的“眼珠”!众人感到惊讶之余,也为幼儿避免了有创手术感到欣慰。但也不禁后怕起来——万一异物松脱,不慎坠入患儿气管,后果将不堪设想。


上腭异物取出后


上腭取出的异物

主诊医生黄志权副教授透露,在临床,异物入口,导致口腔损伤的案例不少,但像此类异物吸附的案例还是首次见到。黄教授提醒年轻的家长要时刻注意婴幼儿的日常活动,尽量避免其接触容易松脱小零件的物件;注意教育幼儿不要啃咬吸吮异物;同时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避免嬉笑打闹,以免误吞误吸。一旦发现孩子口腔有异常情况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专家简介:

黄志权,博士,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擅长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如腮腺肿瘤、舌癌、颊癌以及牙龈癌等的手术治疗及同期修复。

广东省医学会颌面-头颈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001年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分配到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工作至今。2006年获得中山大学口腔医学硕士学位并晋升主治医师。2007年开始攻读肿瘤学博士学位, 2010年获得中山大学肿瘤学博士学位(科研型),并于同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并获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22篇,其中SCI收录7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各一项,获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1年3月到2012年5月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Simon癌症中心进行合作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头颈外科临床科研工作。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尹浩 )

  • 刘文超

  • 王雅杰

  • 温宗秋

  • 刘魁凤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