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老人96小时内被注射35支抗生素 5天后死亡
92岁老人住院用药的96个小时内,医院一共给老人注射了35支抗生素。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人均年消费量为138克左右,而美国为13克。家庭医生在线医学委员会成员、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副主任杨国安认为,“不滥用抗生素”是公民的基本健康素养。

公立医院过度医疗 心血管病人被放7个支架(图)
济南某公司一位副总经理曾因为心梗住院,接受了支架治疗手术,先后被放进7个支架,前后花了十几万元。山东省胸科医院医学工程部主任毛树伟说,就心脏病治疗而言,搭桥手术是最好的方案,但现在医生普遍不愿做搭桥手术,而倾向于放支架。

很多患者和家属,特别是看儿科的宝宝家长,在就诊的时候经常会要求医生做详细的检查、打针、开药等等,医生如果说不严重、不用吃药这样的话,患者或家属反而觉得是医生敷衍、不负责任。广东省卫生厅廖新波副厅长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指出,这是可悲的医患信任危机,而且很容易引起过度医疗问题。物理降温可以的,家长为什么要求开药?X光诊断可以的,医生为什么会让做CT?廖厅长对家庭医生在线记者说,过度医疗不只是“谁”的问题,而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患者、医生、医院、政府以及医保的支付制度。

廖厅长希望通过家庭医生在线呼吁网民,不良的医生和医疗行为毕竟是少数,应该对医生多一点信任,如果患者认为医生不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疗、用药是不负责任,这完全是颠倒了医学;同时也多了解一些医学常识,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发生,不应该把因为不了解专业知识的悲哀而把怨恨发泄在医生身上。 【详细】


从医生层面来讲,一是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确实不足,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二是法律方面“免责”的考虑,医生会尽可能避免“考虑不周”、“漏治”的发生导致过度医疗;三是用药习惯难以纠正,尤其是保护性预防用药的过度使用;另外就是确实存在唯利是图、贪图回扣、同行恶性竞争等不良医德。 【详细】


医院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不恰当也是导致过度医疗的原因之一。廖厅长对家庭医生在线记者说,有些医院的激励制度建立得不恰当,使医生过分趋利,不创收就没有奖金,甚至跟岗位级别挂钩,导致过度医疗的发生。 【详细】


从政府层面来说“以药养医”等政策和缺乏有效的补偿政策导致了医疗过度。政府实际投入不足,把医院推向市场,医院从市场“找钱”,产生了“大处方”等过度医疗问题。 【详细】


医保政策影响医生行为。廖厅长解释,比如报销制度,按单病种计价,假如一种疾病的报销额度是5000元,实际只用了3000,但是节省下来的2000既不归患者,也不归医院和医生,医院觉得这不合理,甚至是一种剥削,反而刺激医院用足这5000块钱。 【详细】

陈竺:

医保控制大处方

卫生部门已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尝试用医保控制大处方等。“从控费的情况来看,还是比较理想的。”陈竺表示,目前已明显扭转了医药费上涨过度的情况。
钟南山:

建立评估机制

钟南山认为,“这个问题也涉及医德问题。……这个层面上来讲,最重要的在于医生思想品质的提高。 ……所以医疗应该有个评估机制。”
陈万志:

医院与售药分开

他认为,只有将医疗机构与药品出售分开管理,药剂科从医院划出去等制度设计,斩断灰色利益链条,挤掉药品价格的“虚高水分”才是解决看病贵的出路。
全国人大代表、原市政协副主席陈万志向全国人大提交关于遏制过度医疗的建议。他认为问题根源在于“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医疗管理体制。这份近4000字的建议,历数过度医疗表现的5种“怪相”。
抗生素药品滥用
卫生部一项调查显示,近5年国内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在67%~82%之间,是英美发达国家医院内使用率的2~3倍。原因是使用抗生素药品利润高,是医院重要盈利工具。
看病须全套检查
过度检查在一些医院也很普遍。比如,患者一入医院就被硬性规定全套检查项目、医院对别的医疗单位的检查结果不认同、普通设备检查能确诊的必须再经高档设备进一步佐证……
医保小病也住院
医疗保险对门诊报销比例很少,重点针对住院费用。为了报销,门诊便可治疗的小病也跑去住院。医院人为放宽住院标准,以获取医保基金的均次定额,造成参保人员住院率逐年上升。
乐给病人安支架
国产支架出厂价约3千元,卖到医院涨到l.2万元:进口支架到岸价6千元,到医院则近2万元。医生能拿到10~l5%的回扣。这是导致支架使用量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
遇肿瘤开贵药
病人一旦检查出肿瘤,家属都会倾尽所有治疗,认为不治就对不起病人。医生也抓住病人家属的这种情感需要,拼命用费用高的药物,结果往往导致人财两空。
“卖药”增加医生收入
是什么把医者推进了“黑色轨道”?答案是“以药养医”。医院开出低工资,医者要获得更高的收入就得自己想办法。对医者而言,在诊疗费、手术费低廉的现实下,选择依靠卖药物和器械获得高收入,是最可行的路径,甚至是唯一路径。
医生实行“防御性医疗”
医患纠纷实行举证倒置,医生实施“防御性医疗”等问题也是造成过度医疗的重要原因。为避免漏诊或者误诊,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医生要求患者全面检查,以检验、心脑电图等来记录医疗过程,进行“医疗防卫”。
医保制度鼓励“小病大治”
目前医保的报销制度是在变相鼓励病人和医生“小病大治”。例如一种疾病的报销额度是5000元,实际只用了3000,但是节省下来的2000既不归患者,也不归医院和医生,医院觉得这不合理,甚至是一种剥削,反而刺激医院用足这5000块钱,甚至略超于5000块钱,
民众健康素养有偏差
一边是医院过度医疗盛行,但一边却是国民健康素质普遍不高。目前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仅为6.48%, 近七成没有科学的健康观,超过八成缺乏传染病预防、安全与急救知识,约九成不具备基本医疗素养,逾95%不了解慢性病预防。
推广“临床路径”
所谓“临床路径”,就是指出一条疾病治疗的路径,告诉医生该怎么走。作为医改的一项重点工作,“临床路径”旨在控制医疗费用,让病人揣着明白去就医,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保证治疗效果和医疗安全。以下简单介绍“临床路径”对于广大市民来说,有何积极影响。
唤回医德
不可否认,体制的无良可能是医德沦丧的原因之一。但是,但将任何罪责都推到体制身上,而淡化道德的力量也未免有些牵强。如果有些医务人员有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那么国家的医改或会略见成效。
医疗改革
目前,最迫切的就是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根除体制性病灶,遏制医院的“逐利冲动”,变过度医疗为适度医疗,变医疗设备的比拼为仁心仁术的竞争,变对患者“腰包”的关注为对其权益的重视。
策划:张燕君
编辑:张燕君、陈文颖
监制:张甜甜